当前位置:主页 > 道家常识

道教神仙信仰和长生理想

 

时间:2017-12-13
点击数:
来源:

作者:唐诚青,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
 

  道教宗源于黄帝,阐扬于老子,成教于道陵天师;以“道”为最高信仰,以虚无为本,因循为用作为教理教义基础;以尊道贵德、利物济群、清静无为、自然顺化为宗旨,劝渝世道人心,净化社会,返璞归真而臻天人合一之境界。在道教信仰中,神仙信仰是核心内容。因为得道成仙是道教徒终生追求的目标,神仙是道教徒修道成仙的榜样,神仙事迹是道教徒实现成仙的楷模。在它的形成中,道教神仙信仰广泛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神仙信仰和神话传说,融合自身的信仰理论,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神仙信仰体系。由此可见,神仙信仰是道教的精髓,道教因有了神仙信仰而博大精深,玄理无穷,如没有神仙信仰为主体,便不能成为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神仙信仰源远流长,从远古的先民时期至今几千年来,在人们心中蔓衍流传,道教祖师和无数道教修道者认为神仙信仰确实是道教的精髓,更认为神仙是真实存在的,神仙是可以学成的。

 

  一、历代神仙信仰的变迁

  从现存史料看来,先秦道家典籍多涵方术修炼,且老子、关尹、庚桑、文子、列子、庄子等先秦道家人物在当时即被视为神仙中人,与神仙说相融合,道家人物与神仙人物原本即为一体。东汉桓帝时,张道陵创立道教教团,使道家、神仙家、炼养家、方士、隐士等找到了归属,使中国古老的神仙信仰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也使道教神仙信仰思想体系得到了充实和发展。这时追求长生成仙的方式也由原来侧重于求仙变成金丹成仙之道,出现了魏伯阳、葛洪等道教炼丹家,他们在“神仙必有,生长可致”理论的前提下,提出服食金丹可使人永远固形,达到不老不死。

  在隋唐时期,道教神仙信仰的内涵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由原来追求肉体上的长生,逐渐变成追求精神上的永恒、超脱,出现了成玄英、司马承祯。他们认为形体对人来说并不重要,形体是人的暂住体而已,关键是从精神上去理解成仙,称“体道圣人,境智冥符,能所虚会,超兹四句,离彼百非,故得久视长生”;“善摄人生,忘平身相,即身无身,故无地之可死也”;“相与忘生,复忘死,死生混一,故顺化无穷”;就是说一旦忘记了生死,就超越了生死。认为不但要忘记形体,而且要忘记精神,做到物我两忘,如其解释老子“谷神”时称“能空其形神,丧于物我,出无根,气聚不以为生,入气穷,气散不以为死,不死不生,此谷神之义也”。

  宋元至明清,道教神仙信仰又有了新的内容,就是全真道的出现,强调从心与性,性与命的角度出发,既修炼神仙,追求超越神仙信仰,以心为本体,以性作为心的灵能,主张明心见性;再以性为神,以命为气,主张性命双修。全真祖师王重阳说:“真性不乱,万汤不挂,不去不来,此是长生不死也”。邱处机说:“吾宗所以不言长生者,非不长生,超之也”。意思说所谓的长生,就是在长生之外,而不在长生之内,即超越长生,修炼之时,心中不念长生而自然能够长生。

  到了近现代,道教神仙信仰又产生了新的发展,道教内丹修炼开始与现代自然科学相结合。仙学著名的代表者陈撄宁,他在继承传统仙学的基础上,援引科学解释来改进仙学。他说:“当兹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发生学、化学、物理学等大明之时,似宜适应新潮,将仙术建筑在科学的地平在线,俾唯心唯物之粗暴权威,消融翔洽于唯生的火化炉中,造成生平和乐的世界”。对于长生,他认为“长生不是永生,而是对生命的延长”,并说明人生在世,有生就有死,有死必有生,古之称为造化,有生为造,有死为化。对于成仙,他认为“抽尽秽浊之躯,变得纯阳之体,累积长久,化形而仙”。至少修道成仙的方法分为静功、动功、女丹修炼等等。所以,在对待仙学与道教信仰的问题上,他提出仙学可以与信仰分离,也就是说不信教之人也可以修炼仙学,从而使神仙信仰有了更广泛的空间,而追求长生之人也逐渐增多了。

  到了新世纪,道教徒对道教的神仙信仰和长生理想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新世纪的要求,结合新时代社会的实际情况,需要对道教的神仙信仰和长生理想,做出新的阐释。

 

  二、道教神仙信仰的现代意义

  道教神仙信仰将在新世纪的社会产生两个最主要的功能:

  1、神仙信仰对世人起到劝善、完善人格的功效。首先,道教告诉世人:神仙拥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生命,神仙超越了自然和社会的束缚,生活于自由自在的空间。神仙所拥有的长生、不死、极乐的美好生命境界,激起了世人的向往之情,而这些美好善良的象征,促使世人通过这种境界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在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才能够学得神仙之道,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才能够影响他人,积极向善。其次,神仙的自由无不激励着世人去向往,而达到这种境界的前提则是得道成仙,得道是成仙的前提,修道是得道的前提,这个道即是老子“长生久视之道”。所以道教在引导世人向往仙境、追求长生理想的过程中,十分强调与人为善、积功累德,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道教在宣扬神仙信仰,劝人为善的同时,还大量倡导天道承负信仰,以长生不死为至善境界的生命观,这种“长生不死”指的是肉体的死去,存在的则是精神道德,人若违背了这个承负信仰,就会受到“天道”的报应,这对规范和提高现代人的道德素养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2、人们在信仰神仙的过程中,相信承负报应,行善积德和慈爱亲和,而这些思想和行为也是安宁人心、维护稳定、创造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道教认为天地间有司过之神,按照人犯错轻重进行惩罚,并予以计算,犯错少则灾难少,多则忧患重。还认为有治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言人罪过,这种夺人寿辰的报应观,显然对现实社会有一定的约束力。从正面看,只要多行善功,广积阴德,诸恶莫作,一定会得到福报。此外济人之难,救人之急,悯人之孤等等,人能如我存心、天心、赐汝以福,这就把人的行为好坏与人的幸福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人心的净化,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东汉张道陵创教之初便将行善积德思想纳入登仙之途,他说:“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由此说明只要人能做到这些,不仅能长生还能成仙的道理。因此,劝导世人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显然也对社会的积极向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告诉世人一个最重要的命题:做人要正,正人方可成为神仙。

  道教的神仙信仰因积极倡导世人从善去恶,济人济物,积功累德,最终超越于世俗,成为仙人,受到了世人的肯定和信仰,从而使更多的人参与到道教神仙信仰的行列中来,使道教神仙信仰在新的时代有了更广泛、更积极的现代意义。

 

  三、倡导长生理想的人生观

  在风云变幻,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更大的生命挑战和压力,迷茫傍徨,孤独烦躁是当代社会人们的通病。日益丰富的社会物质生活并不能解决现代人内心的痛苦和空虚,不少人都渴望在喧嚣躁动的世俗生活中,能保持一分安祥纯净的精神家园,让自己的心得到真正的休憩和寄托;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未知的将来,很多人都祈望着自己能拥有一个健康、正常、长寿的人生。今年初,在我国大部分省区和世界一些国家大面积的出现了“非典型肺炎”疫情,通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努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此事带给我们很多的警示,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类的健康、长生才是根本。因此,道教积极倡导世人要有长生的人生观。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这个人生观,道教认为并不取决于天命,强调人的生命长短能由自我决定,不由天地掌握主宰,但由人行有善有恶,人通过存道纳气,积善行德的行为,决定人的生命长短,生命的存在,就在于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只要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意识,讲求养生之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多行善举,那么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安神固形,实现长生。

  长生对道教徒而言并不是刻意的去追求世寿长短的,道教徒追求的是出离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永断生死苦恼而进入不生不灭的大罗金仙境界,这是一种立足于世法而又不囿于世法的长生之道,是道教徒特有的超然于物外,走向生命之永恒的最高理想。世人对长生的追求又不同于道教徒,如今世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提高,更多人需要精神上的富有,所以道教提出世人要想自己终其天年,首先要保持淡泊朴实的生活作风,也就是常言的“节食以祛病,寡欲以延年”。其次要养德,大德必得其寿,德行不克,纵服金丹玉液也未能长寿。此外,世人只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人我,看待是非,看待恩怨,看待得失,永远保持一种安详的心态,就能实现现实的长生人生观。


Copyright www.wdsdjys.com 2008-2018 武当山道家养生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当山特区永乐路24号 电话:0719-5665388 传真:0719-5669398 ICP备000000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