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思想对武当山景观设计的影响
时间:2017-12-13
点击数:
来源: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十堰分院武当文化研究所
摘 要:“太和”思想包含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等四个方面。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太和”思想对武当山景观中象征数字、环境设计、宫观命名、神像雕塑、匾联内容等方面的影响,指出古代匠师设计的武当山景观体现了“太和”思想。
武当山古建筑群是著名的道教文化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典范,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古代的建筑师在设计武当山景观时,受到道教“太和”思想的深刻影响。明成祖大修武当山宫观时曾下圣旨说:“武当山,古名太和山,又名大岳。今名为大岳太和山。大顶金殿,名大岳太和宫。”[1](P23)此后,明代皇帝颁布的数百道圣旨及所有官方文件均称武当山为太和山。“太和”一词有什么涵义?古代景观设计师通过什么途径来表达“太和”思想?这无疑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早在六朝之前,武当山就有了“太和山”的别名。而“太和”一词出自《周易•乾卦•彖辞》:“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2](P6)意思是说,大自然的运行变化,万物各自静定精神,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就能顺利发展。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在宇宙未分化出具体事物之前,宇宙本来是和谐的,没有什么不和谐;在宇宙分化出天地万物(包括人)之后,如果不使和谐丧失,这才叫“太和”。可见“太和”包涵着“普遍和谐”的意义。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认为,“普遍和谐”观念至少应包含四个层面,即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3](P3)。被称为“太和山”的武当山,其景观设计的立意实际上也包含了这四个层面的和谐观念,体现了太和——普遍和谐的思想。
“太和”思想反映在天道观上,主要是把“天”或“天地”看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中国道教仪式有相当部分是祈祷天地交泰、万物化生,君王与天地合德,达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局面。被道教奉为经典的《周易》认为:天地交合,象征通泰,君主因此裁节促成天地交通之道,辅助赞勉天地化生之宜,以此保佑天下百姓[2](P106)。古代道士和信奉道教的帝王认为,宇宙之道在于天地交泰——自然和谐。天地交感才能带来万物化育生长。因此,他们在主持名山景观设计时,常常用天地之数来统计峰岩溪涧,而宫观神路的数量也有意与天地之数相吻合,以表达祈求天地交感、风调雨顺、万物皆化、百谷丰登的深层目的。
在《周易》中,一、三、五、七、九被称为天数,二、四、六、八、十被称为地数。中国古代人本着天圆地方的观念,在计算圆方之形的周长时发现:如果圆的直径和方的边径相等时,则圆方的周径比约为三比四,因此古人就以三称圆,以四称方。由于古人把天称为大圆,把地称为大方,故而三、四两数不仅是圆方的象征数字,更是十个天地数中真正的天地之数。天三地四既是真正的天地数,那么这两个数字的任何倍数也同样是天地数,如三的倍数九,四的倍数八等。又由于古人认为天九地八分别是天地的至极之数,因而把八的三倍(8×3=24)“二十四”,九的四倍(9×4=36)“三十六”及八和九的乘积(8×9=72)“七十二”等数字,视为可以“配天配地”、达成天地交感、万物化生的神秘数字[4](P616-717)。
在宋代文献中,统计武当山的自然景观的数字已被赋予了天地交泰的神秘色彩,“七十二峰”、“三十六峰”之说已见于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等书。元代武当道士刘道明著《武当福地总真集》引《玄天上帝赞》说:“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涧水长鸣。三十六岩多隐士,葬在吾山骨地青”。这里神秘数字不仅象征着天地因交感而产生的那种神秘化生力量,而且象征着希望与天地合德,法象天地之道的目的。
武当山的人文景观主要是道教宫观建筑。古代道士在设计宫观时也有意选择天地之数,如元代就有“山列九宫八观”之说,明永乐年间敕建的宫观分布在一百多公里长的神道两旁,而其数量则刚好是九宫八观。明成祖敕造的金殿为重檐庑殿式顶,正好是九条屋脊八个屋面。五龙宫有玄帝殿、启圣殿,“二殿阶合九重,前五重为级八十一,后四重为阶七十二,望之如在天上,真所谓上帝居也”[1](P258)。负责武当山景观设计的道士孙碧云等,显然知道“八”、“九”、“七十二”等神秘数字具有象征天地交泰、自然和谐的意义,他们根据皇帝的旨意修造宫观,用以祭祀天神,自然是希望达到与天地合德,使天地交感、万物化生、风调雨顺、百谷丰登的理想目的。
“太和”思想反映在天人观上,主要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即道法自然,天人合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唐代道士成玄英说:“随造化之物性,顺自然之本性”。这些话强调的是人类应当顺应自然之道,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保持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和谐关系。天人和谐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讲求天人之相互协调,和谐和统一。道法自然,天人和谐的观念,在武当山景观设计中有明显体现。
武当山地形复杂多变,宫观庵堂等人工建筑很难象平原地带那样展开横向铺陈,也难以保持建筑中轴线的一以贯之。古代的建筑师们没有采取大刀阔斧地改造自然的做法,没有用大规模平整土地、改造地形来牵就方正格局,而是以道法自然思想为指导,因地制宜地设计建筑物。如南岩天一真庆宫建筑在半山腰的岩阿上,石殿的体量是根据岩阿的大小来确定的,看上去一点也不突兀,而象从山中长出来的一样;又如太子坡复真观背依狮子山,面临九渡涧深壑,山门庭院随着山势变化而展开,整组建筑错落有致,与地形地貌十分和谐;在修建金顶紫金城时,明成祖专门下圣旨强调不要大规模修动山体,要随着地势的高低来修建墙垣,“务要坚固壮实,万万年与天地同其久远” [1](P24)。这说明当时帝王和设计师们是有意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太和”思想,努力使建筑物具有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的品质,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
武当山古神道的选线布设善于与山体地貌相结合而强调自然景观的特色,或依山面壑,观烟云变幻;或临谷跨涧,听流水潺潺。按照“宜亭斯亭,宜榭斯榭”的建筑理念,沿途建有渊默亭、临清亭、万松亭、望仙台、启圣台等亭台茶庵,供游人歇息观景。在长达一百多公里的神道两旁,野树修竹任其生长,杂花老藤随其纵横,香客游人漫行其中,在草木的芬芳中体悟生命的乐趣,在淙淙泉水旁品味“道”的真谛,诚可谓道法自然、天人和谐的哲理在景观设计上的生动体现。
历代经营武当山的帝王官僚和道士工匠都知道,要实现“天人合一”得靠人自身的努力,人类应该主动地去适应自然、保护自然。古人非常重视保护全山的生态环境,主要表现有:其一,明代皇帝多次颁布敕谕,保护太和山山场,坚决制止砍伐竹木、开垦坡地的违法行为[1](P289-290);其二,明代均州千户所五千多名正军余丁奉命常驻武当山修山,祖孙相继,历时二百余年。他们除了维修宫观外,还在全山修了许多防止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的石墙,构筑了世界上罕见的古代生态保护工程;其三,宋元明清历代道士都注意在山上植树造林,尤其是南宋道士房长须,坚持在五龙宫一带栽种杉树三十余年,培植灌溉,一刻不停,给当地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四,在道教神话中,净乐太子在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年,与山中动物互不侵扰,和睦相处,有“黑虎巡山”、“乌鸦报晓”、“猕猴献桃”、“梅鹿啣芝”等传说,反映了道教文化热爱生命、善待万物,愿意与自然界所有生物和谐共存的理念。
武当山景观的设计者在处理自然与人工的关系问题上,贯彻了道法自然,天人和谐 的主张,达到了自然与人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效果。明代文学家袁中道在《游太和记》中评价说:一生游览的名山景观很多,“大都自然胜者,穷于点缀;人工极者,损其天趣,故野逸之与浓丽,往往不能相兼。惟此山骨色相和,神彩互发,清不槁,丽不俗,人言五岳不堪伯仲,良有以也。” [5](P136)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武当山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典范,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
“太和”思想反映在社会观上,主要是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教主张尊道贵德,慈俭不争,以和平宽容的精神对待他人,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从而达成“万国咸宁”(普天之下都和美顺昌)的局面。老子《道德经》说:“我有三种宝贝,持守而保全着。第一种叫做慈爱,第二种叫做俭啬,第三种叫做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6](P319)老子身处乱世,目击暴力的残酷面,深深地感到人与人之间慈心的缺乏,因而极力阐扬慈爱,把爱心加上同情感看成是人类友好相处的基本动力。他提倡俭啬,反对铺张浪费,反对穷奢极欲;他提倡谦让、不争,反对争强好胜。老子说:“了解‘常道’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能坦然大公……”[6](P128)。显然老子是主张以包容、宽容之心来对待万物的,而宽容是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基石之一。老子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他说:“兵革是不祥的东西,大家都怨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6](P193)。万不得已而使用兵器,最好要淡然处之。老子对待战争的态度是:反对战争,而又不怕非正义战争,并要善于进行正义战争。其目的是争取人类和平,造就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使人人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老子被道教奉为祖师爷,称为太上老君。他撰写的《道德经》是道士们课诵的经典,其思想被道士们奉为圭旨。虽然老子的思想博大情深,奥妙无穷,难以用建筑语言来详细阐释,但建筑师们有意设计了一些景观,让朝圣者能时时想起老子的事迹和思想。在武当山东神道上,建筑师们设计有老君堂、太玄观、太上岩等景观,西神道上则有青羊涧、青羊桥、尹喜岩等景观。展旗峰的太常观,也以供奉太上老君而著称。这些景观或附有关老子及其弟子尹喜的传说,或以匾联、塑像等方式宣扬老子慈俭不争、宽容和平等伦理思想。紫霄宫祖师殿东有“上善池”,其名也来自《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老子认为: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该池以“上善”为名,自然就代表了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要实现社会生活的和谐,就需要人们崇道贵德,抑恶扬善。道教《太平经》、《太上洞渊神咒经》等经书认为,“末世之民”,“多恶少善”。人性中恶的因素较多,只有崇道行善,积功累德,才能免除天将鬼兵的诛杀。武当山作为一个道教圣地,其设计者也十分重视利用建筑、匾联、雕塑、壁画等景观来实施道德教化,如“治世玄岳”牌坊是进入仙山的大门,古代设计者在门外建造沐浴堂、玄都官,灵官殿、回心庵,让进香者通过沐浴身体、排除杂念,洗心革面,悔过自新。灵官殿内供奉的铜铸鎏金的王灵官像,高2.22米,被甲执鞭,三目圆睁,虬须怒张,龇牙咧嘴,形象极为威武凶猛,使人触目惊心。灵官殿门口的对联写道:“观无形,听无声,威灵有感;善有福,恶有祸,报应无差”[7](P79)。王灵官作为道教的护法神,能分别善恶,惩恶扬善。因此,武当山许多宫内都设有灵官殿或灵官神像。道教宣扬善恶报应,提倡行善积德,其个人价值目标在于长生成仙,而其社会价值目标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实现“国泰民安”、“家国咸宁”的社会理想。
道教对于其它宗教信仰的态度相当宽容,从武当山的神仙塑像看,紫霄宫父母殿供奉有佛教的观音菩萨;有的客堂对联写道:“入门来不分三教,到此地原是一家”[7](P280)。这种海纳百川的心态,这种不唯我独尊,不否定异教的宽容态度,是和平主义的基石。弘扬这种宽容和平的精神,对于当今世界调 整好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太和”思想反映在人生观上,主要是倡导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道教内丹学认为,一个人要修炼成仙,除了修炼命功,炼形炼气外,还要修炼性功,即摒除各种情欲思虑,使主观意识之“心”清静无为,心静则性安。这就是“性命双修”。修命解决的是身体上的问题,修性解决的是心理上的问题,只有性命双修,才能修得“天地之真性命”,成为真仙。所以武当山宫观中有修真观、复真观,遇真宫等宫观,设计者通过命名来强调道教修行的真清真静,抱元守一。只有排除各种尘心私欲,才能全性保真,修成神仙。道教在长期的修炼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形神统一、性命双修的理论和方法,至今仍然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现代社会中一些人无止境地追求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格分裂,已成为一种社会病。如果用道教的人生观教化世人,不为物欲蒙蔽,修身养性,恢复本真,主动去调整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使身心内外和谐平衡,这对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是有积极意义的。
从以上考察可知,古代帝王、道士和建筑大师们在设计武当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时,贯彻了“太和”即普遍和谐的观念,他们通过象征数字、环境设计、宫观命名、神像雕塑、匾联指引提示等途径,表达了希望天地交泰、天人合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宏大理想。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和”二字表达了古代哲匠设计武当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根本目的。
上一条: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