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家文化 > 道家建筑

话说武当——武当山建筑与风水(下)

 

时间:2017-12-13
点击数:
来源:

 武当山建筑与风水(下)

杨立志

风水观念中还有运用建筑手段来弥补自然的不足和强化风水优势的做法,即在顺应自然的同时,也注意以人工弥补自然的缺憾。这类建筑大多是属于“风水”小品。而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九曲黄河墙,在武当山共有两处,分别在五龙宫和复真观。五龙宫的九曲黄河墙,前面已经说过了。

复真观与九曲黄河墙

复真观,又名太子坡,是武当山道观中北方皇家建筑法式与江南园林建筑中借景、造景方法巧妙结合的典范。复真观的建筑,顺地之形势而把中轴线移位并转折处理,使院落起伏曲折,富于变化,既顺应自然又错落有致。其建筑布局,充分利用陡险岩上一片狭窄坡地,进行纵横序列布局,使建筑与环境紧密结合。

从堪舆选址上看,复真观背依山势巍峨的狮子峰,上朝天柱峰,下瞰九渡涧,风水也算不错。只可惜观址前临深谷,山势陡峭,导致观门前面没有开阔地,道路窘迫受限制,于是必须做变通处理。为改变视角,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在观之主轴线下端不正式设门而建造高大的影壁墙,在右侧(北向)开一石门(为二道门),门前砌宏伟的夹墙复道,即九曲黄河墙。九曲黄河墙,方石墁地,丹墙翠瓦,弯弯曲曲。夹道尽头,才恰到好处地正式设建高大的山门。复真观二道门之内,是方整的石海墁院落。由此再往南行,还有另外一条夹墙复道,曲折而下,经过两重石门到达下十八盘,是朝山古神道。南北夹墙复道,共有石门四道,所以有“一里四道门”之称。这样不仅使漫长的夹道显得灵活多变,而且使整体建筑达到了“琳宫仙馆”的诱人效果。九曲黄河墙这样的风水建筑,在复真观整个建筑聚落中,既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也满足了特定的心理需要。

五龙宫的情形与复真观有所不同,其明堂开阔,建筑气势宏大,但宫前有所谓“水帘洞”,也同样面临宫门出路窘迫的问题,于是也相应设置影壁墙而北向侧开宫门外接“九曲黄河墙”。从建筑单元的整体上来看,复真观、五龙宫都在背山面水的基础上,依山就势,因地制宜,机灵变通,完全符合风水章法。

龙泉观、天津桥、大影壁的巧妙组合

从复真观下十八盘,可见到龙泉观、天津桥、大照壁互相照应的设计手法。龙泉观,在玉虚岩之北,天津桥之上,其地面临九渡涧,山泉清澈,峰峦环抱,明代文人方豪的《龙泉观》诗云:“九渡涧中龙喷泉,琼宫青倚石桥边。玉栏金水神工巧,恍讶朝回尺五天”。

天津桥,在龙泉观前,九渡涧上。三孔连跨,桥身曲线柔和,韵律协调,以美丽的弧型飞跨在九渡涧之上,如雨后彩虹一般。明代学士廖道南的诗云:“大岳盘千嶂,仙关隔五云。虹桥通涧远,石径入林分。飞阁悬丹极,虚堂寻紫氛。悠然起遐想,天乐坐中闻”。诗人汪道昆说:“出垣下行,乘天津桥,济九渡涧,涧道幽绝,其阳则渊默亭”。诗人们都注意到桥四周千峦环翠,万壑流青的清幽景色,感受到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自在之境,一种“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的幽静淡泊之美。

大影壁设置在天津桥南,其主要意图一方面是为了避邪,因为九渡峰直下涧中,群山尖锐杂错,来龙排列紊乱,这种案山、朝山对龙泉观的兴旺发达不利,只有用影壁来作屏障,以化解煞气;另一方面在空间布置上,大影壁还起到轴线转折的作用,使过河成为行程中的重要事件,并预示前方有更精彩的视觉满足。所以,尽管大影壁只是武当道教建筑群中的小品,但它在风水术中所起的作用则不可小视。

为风水而作的生态保护工程

历代经营武当山的帝王官僚和道士工匠都知道,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除了选择好的风水外,还得靠人自身的努力,人类应该主动地去适应自然、保护自然。所以,风水术除了关注建筑选址本身外,还非常重视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不好的风水,要进行调适;好的风水,要维持和保护。于是,为了风水,古人在建筑活动之外,又有了附加的作业活动。

武当道教在重视风水术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建筑物周围风水林的培育,宋元明清时期,历代道士都注意在山上植树造林,尤其是南宋道士房长须,坚持在五龙宫一带栽种杉树三十余年,培植灌溉,一刻不停,给当地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明代皇帝多次颁布敕谕,保护太和山山场,坚决制止砍伐竹木、开垦坡地的违法行为,并命令明代均州千户所5000多名正军余丁常驻武当山修山,祖孙相继,历时二百余年。他们除了维修宫观外,还在全山修了许多防止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的石墙,构筑了世界上罕见的古代生态保护工程。可以说,这是古人保护生态环境的伟大创举。

小结:风水的寓意

建筑作为一种符号语言,表述的是隐含在建筑设计者文化心理深层的观念形态,反映出个体或群体的哲学和美学观念以及社会文化的系统意义。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同时又是其他文化门类的活动场所,也是其他文化的载体和容器,当然地反映着这些文化的内涵。道教文化在道教建筑上一定程度地集中实现,并在道教建筑的形象上得到投影。

道教主张“天人合一”、“父天母地”、“道法自然”等思想,与现代生态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尚与自然的平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思想是相通的。客观地说,在武当山道教建筑群规划设计和细部处理中彰显的风水观念,蕴涵着古人“因地制宜”的环境调适意识。以现代观念来解读,我们应该看到武当山的建筑实践对自然和环境的格外重视,从利用于日照、挡风、取水、排水以及水地保持,改善局部小气候条件的角度而言,具有生态学的重大意义。

透过风术观念支配下的武当山道教建筑实践,我们不仅可以窥悉其中蕴涵的道教文化哲理,还可以领会到前人被扭曲了自然观、生态观等传统的环境意识。


Copyright www.wdsdjys.com 2008-2018 武当山道家养生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当山特区永乐路24号 电话:0719-5665388 传真:0719-5669398 ICP备000000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