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家文化 > 故事传说

武当山八仙造像与八仙信仰

 

时间:2017-12-13
点击数:
来源:

 武当山八仙造像与八仙信仰

宋  晶

        在武当道教的神仙谱系中,主神--玄天上帝是最主要的崇祀对象,而八仙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在武当道教建筑中,还可以看到许多八仙造像,它们多塑造于明清时期,其组合已经基本定型:即钟离权、吕洞宾、李铁拐、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八位仙真,有些地方也有“上八仙”中的福、禄、寿神,以及禧神等神仙造像。虽然这些八仙造像的质地有铜铸饰金,有木雕石刻,造型有大有小,有庄有谐,但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明清时期武当道教八仙信仰的盛行和特色。
        一、明清时期的吕祖神像及艺术价值
        明清时期武当道教颇为兴盛,宫观祠庙多达数百处,其中多有八仙观、吕祖祠等供奉八仙塑像的建筑。虽然历经岁月的磨蚀,有些祠庙中的塑像已荡然无存,但有几尊吕祖的造像仍保存至今,其艺术价值也值得肯定。
        道教全真派兴起以后,将钟离权、吕洞宾定为祖师,宣传钟、吕金丹道思想。金丹道,也称内丹道,其主体精神是反对用烧炼金丹、服用外丹的办法,谋求长生,而是继承胎息、导引、守静等道教传统,通过修炼内丹,以求长生成仙。宋元时期,全真派传入武当山,钟、吕金丹道信仰也随之传入,这在五龙宫附近的隐仙岩造像中就有所反映。明代任自垣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四云:“隐仙岩,一名尹仙,一名北岩。在竹关之上。……永乐十年,敕建砖殿三座,以奉玄帝,邓、辛天君,钟、吕二仙。又置道房三间,钦选道士焚修”。[1]
        全真道北派五祖,即指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王重阳等五人,明代武当道教建筑中多供奉有五祖仙像。《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四云:“太上岩……岩东有岩,石刻太上、十方天尊、玄帝、圣父母、圣师、北极三圣、三茅九仙、全真南宗北派真仙、护法神将,并砖殿一座”。[2]既然供有全真道北派五祖,当然就包括钟离权、吕洞宾二位神仙。同书卷八云:玄天玉虚宫,“宫之左,圣师殿、祖师殿、仙楼、仙衣亭、仙衣库”。原注云:“太上尊像、五祖仙像,俱于仙楼供奉。全真杨道中焚修”。说明这里曾供有钟离权、吕洞宾的神像。
        吕洞宾是道教八仙中影响最大,传闻最广的仙真。宋代封他为“妙通真人”;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明代又封为“纯阳帝君”。他是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武当全真龙门派尊奉他为“吕祖”。 据清代王概的《大岳太和山纪略》卷四云:“吕纯阳,父姓李,母姓吕。本唐宗胄,举进士,状元及第。因武后歼唐子孙,乃从母姓。先隐太华山中,道明三元,苦心救世。王(玉)帝选为天仙状元,勅命为传教祖师。尝游武当,居紫炁峰”。[3]   在武当道教的许多庵庙中,都雕塑有吕洞宾神像,供奉于神龛之中,受到道俗的共同敬奉。     
        冲虚庵,又名金花树,内建吕祖楼(两层),原奉吕洞宾祖师神像。庵前有一古柏,传为唐代吕洞宾亲自所植,树干高耸,虬枝蟠屈。清代王概的《大岳太和山纪略》卷四《拾遗》载:“凤阳推官龙起潜记云:万历间,遣内宦致祭设斋,道众云集。一疯道士求索无已,向内宦呼曰:‘能舍富贵从我游乎?’众摈斥之。遂口吐前食,变金花二枝,一插鬓,一插冲虚庵前松树腰。乃唱曰:‘冲虚庵,火中莲,龙脉兴腾仙客言。终不肯为凡俗地,他年必有上仙传’。又曰:‘如有口口先生见于今日,谁能信之?’化清风而去。至今古松翠色,独一枝黄如金花璨燃”。[4]
        明万历七年(1579年)立石的《太玄洞记》云:“敕建大岳太和山蜡烛涧太玄洞,焚修全真弟子范教宽。有山西太原府阳曲县在城各街居住……铸造玄帝金像、吕祖、二童……”。
         全山现存有三尊明清时期的吕洞宾塑像:其一,明代铜铸鎏金饰彩吕洞宾造像。1983年,在武当山孙家湾河滩上,村民挖沙时,发掘出一尊明代吕洞宾雕像,铜铸鎏金,饰有重彩,高1.3米,头戴道冠,身着道袍,神定气闲;其二,金顶皇经堂内存有清代木雕重彩吕洞宾造像,高1.47米,戴冠着袍,右手掐诀,左手置膝上,翠眉层绫,凤眼朝鬓,面色白黄,留有三髭须,造型逼真。前侍柳树精、桃花精,各高0.85米;其三,五龙宫大殿供奉的泥塑重彩吕洞宾造像,头戴蓝色道冠,身着彩色道袍,双手置膝上,长眉凤目,鼻若悬胆,面色白细,蓄有短须。这些塑像,是明清武当道教吕祖信仰的典型表现,艺术价值很高。
        二、 从玄岳门雕像看明代八仙信仰
        玄岳门,又称“治世玄岳”牌坊。为3间4柱5楼式的石构建筑,建于明嘉靖31年(1552年),高12米,宽12.36米。原建屏墙、海墁、踏垛1200丈,现已废。正中坊额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所赐的“治世玄岳”四字,规格很高。虽然牌坊的坊脊及坊中有部分艺术构件受损,但整体仍保存较好,未失原有风格。近年按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部分受损石构件。
        “治世玄岳”牌坊位于武当山古神道入口处,虽然建筑体量不算很大,但人们在走完均州城至草店七十里平路后,要攀登数百级台阶才能到达这里。因此,“治世玄岳”牌坊是武当山古神道上的标志性建筑物,是进入武当福地的重要关口,有分隔凡间和仙界的作用。民间流传的“进了玄岳门,性命交给神。出了玄岳门,还是阳间人”等歌谣,就说明了玄岳门的重要性。
        现存的玄岳门正面门柱上,用上好青石精雕出八仙人物和上八仙之中的福、禄、寿三星神及禧神。正面二楼四柱上石雕八仙人物成对排列,从右至左分别为:铁拐李和钟离权、吕洞宾和何仙姑、蓝采和和张果老、曹国舅和韩湘子。正面的左侧三、四楼雕有禄、禧二神像,右侧三、四楼雕有福、寿二神像;背面左侧四楼立柱上有手持宝瓶的蓝采和。玄岳门上的八仙以实体雕的手法,刀法洗炼,刻画精致,人物比例适当,栩栩如生,稳健中充满华丽,增强了整个牌坊建筑的美感。这些石雕八仙神像,不仅丰富了玄岳门的道教文化内涵,而且也反映了明朝中期武当道教的八仙信仰情况。
        第一,它反映了敬神求福、祈祷长寿的理想。武当山是道教第九福地,是玄天上帝修道成仙的圣地。玄帝作为司帝王及众人寿命的大神,早在宋代就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元代皇帝把武当山作为“告天祝寿”的道教名山。明代皇帝把武当山作为“朝廷家庙”,每当皇帝“万寿圣节”和太子“千秋令节”时,都要命令武当道士建醮祝寿。“上有所好,下必盛焉”,既然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祈福祝寿的道教圣地,民间信士更是崇敬有加,趋之若狂。明世宗勅建“治世玄岳”牌坊,把八仙等道教神仙雕像,安放在门柱上,是想用八仙过海为西王母祝寿的神话,隐喻为皇帝祝寿之义,营造众仙祝寿的喜庆氛围。到武当山朝圣的民间信士,多有祈福祝寿的心理预期,一看到玄岳门的石雕,就能感受到八仙神像所渲染、营造出的喜庆祥和的气氛。
        第二,它反映了修行得道、神仙可求的信仰。八仙人物各具特色,曹国舅是皇亲国戚,钟离权是将军,吕洞宾是儒生,蓝采和是优伶,铁拐李则以乞丐的面目出现的官吏,张果老是长寿老人,韩湘子是年轻出家的富贵子弟,何仙姑是民间妇女,他们的身上基本上涵盖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八仙人物都是通过苦行修炼得道成仙的,把他们的形象雕刻在众人必经的玄岳门上,就是向世人宣扬神仙可求的思想。神仙与人的距离是如此的接近,如果人们能苦志修炼,就可以得到神仙的垂临,得到神仙的赐福。
        第三,它反映了吉星高照、平安祥和的理想。玄岳门正面上方雕镂着福神、禄神、寿神和禧神四尊造像,其中前三位称为“三星神”,它们代表着天界吉祥之星,是道教“上八仙”中的成员。福神,又称“增福星”,是道教传说中“掌善恶之因,注增福之事”的神;禄星,又称“注禄星”,是道教传说中“掌人间荣禄贵贱之事”的神,旧时追求功名利禄的读书人多供奉之;寿神,又称“南极老人星”,是道教传说中主管寿命的天神。禧神,是代表幸福、吉祥涵义的,旧时男女成婚,被称为办喜事,新娘子坐立,须正对禧神后对的方位,这样一生才会多有喜乐之事。这四位星神都是吉神,可谓是吉星高照,它们所代表的幸福、荣禄、长寿、和合、快乐等涵义,反映了道教文化追求平安祥和等现世幸福的理想。
        三、从太和宫八仙灯造像看八仙信仰
        在武当山太和宫的皇经堂内,神龛前两立柱上分置悬挂着八仙灯,是清代的一种供器。每个灯都分为上下两层,上有木雕神仙造像,十分精美。左灯上置寿神,下为钟离权、曹国舅、吕洞宾、何仙姑;右灯上置西王母,下为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张果老。八仙人物立于云端,仿佛驾祥云来此祝寿降福。
        铁拐李,在八仙中是资历最深,年代最久远的一位。《历代神仙通鉴》说:铁拐李“黑脸蓬头,卷须巨眼,跛右一足,形极丑恶”,在“借尸还魂”故事里,老子对他说:“道行不在外貌,我有金箍束汝乱发,铁拐李汝跛足。只须功行充满,是异相真仙也”。他铁拐拄足,挤眉弄眼作诡秘诙谐,手举着葫芦,大有“葫芦中岂只存五福”之赞。
        曹国舅,头带官帽,朝服朝靴,右手把须髯,左手还拿着上朝时用的笏板,可谓“玉版和声万籁清”。
        吕洞宾,双手握成太极状,肩背宝剑,是位风流倜傥的“剑仙”。他身上背的宝剑,据说是火龙真人所传的雌雄双剑,配上他的遁天剑法,云游四方之时,便可斩妖除魔,扶弱济贫。这宝剑不仅能斩除外在的妖魔,也能斩除心中之魔。所谓斩断心魔,也就是道经所说:“一断烦恼,二断色欲,三断含嗔”。
        张果老,《历代神仙通鉴》卷六称:中条山有张果老,自称荛时生人,学问渊博,爱穿素袍,隐居山之阴,就学于玄女。《太平广记》卷30曰:“果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则重叠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乘则以水噀之,还成驴矣”。八仙灯上的木雕张果老,倒省掉了他的坐骑,他乐呵呵地怀抱着渔鼓,手把道情简,一副玩世不恭、不拘形迹的样子,这位长者以“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的逍遥神态来劝化世人。
        蓝采和,《东游记》称其形象是一位看破红尘的青年隐士。据南唐沈汾的《续仙传》载,他常行乞于街面,手执三尺大拍板,醉歌踏舞,老少皆随之,敏捷诙谐,人问则答,每言皆使人笑倒。“踏歌”的歌词颇有些仙意和“道”理:“踏歌蓝采和,世界有几何?红颜一村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八仙灯上的蓝采和雕像,则选取了他手携花篮的形象,喻为“花篮内蓄无凡品”,整个人物面容饱满,机警谐谑。
        钟离权,坦胸露腹,左手摇棕扇,右手作点化状,大眼红脸,头扎两丫髻,神态怡然,忻忻自得,落落不凡。
韩湘子,是一位手执竹箫的英俊少年,斯文公子的形象,大有“紫箫吹度千波静”的气派。据《酉阳杂俎》记载,韩湘子是大文豪韩愈的侄孙,性狂放,有奇术。
        何仙姑,为一少艾女子,云发螺盘,容貌端庄,美丽非凡。她一手执荷花不染尘的模样,一手作翘立的兰花指,富于灵动和清秀的自然之美。
        在八仙灯的八仙人物上方,雕琢了骑乘丹鹤和青鸟的二位道教福神:寿神和西王母,均取其赐寿降福之意。
        寿神长须飘洒,长额高隆,肩挑弯曲拐杖和葫芦,手举仙桃,跨鹤腾云。武当道教追求长生久视,仙桃隐喻着长寿的内涵。
        西王母,凤冠霞帔,手执如意,光仪淑穆,雍容富贵,表示福寿绵长。武当山皇经堂内主要的神位是紫炁元君、玉皇大帝、真武、吕祖、观音等,道教把玉皇大帝奉为男仙之宗,自然也推崇玉皇大帝的夫人西王母为女仙之宗,成为吉祥赐寿的天国第一女仙。每年三月初三西王母诞辰日,武当山都有大型法事活动,为武当道教一大盛事。
        八仙灯作为一种供器,悬挂于清代皇经堂内,明显带有为皇帝祈福祝寿的涵义。但它作为道教艺术品,也直接反映了中国古人追求长生幸福,自由祥和的人生理想,传达给世人美的内涵、仙的境界。八仙灯上布满的小木作,雕琢的仙真大多手持乐器,品位高雅,花蓝、荷花是美的象征,人物丰满充实,盈盈笑意,气韵闲淡,不失道家飘逸的风格特色。这一木质圆雕的工艺手法所完成的每一单体造型,细腻精湛,恐怕在全国都是凤毛麟角的。
        从武当山保存的明清八仙造像可以看出,钟离权、吕洞宾作为道教内丹派祖师,被道士们供奉于神龛之上,这与明清时期武当全真派的兴起有关,反映了全真派的祖师信仰。而铁拐李、钟离权等八仙组合,多被装饰在重要的道教建筑之上,表现了祈福祝寿、喜庆祥和的道教信仰。
        注释:
        [1][2]杨立志点校《明代武当山志二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4页。
        [3]清·王概总修《大岳太和山纪略》下,《中国道观志丛刊》第六册,江苏古籍出版社,第302页。
        [4] 清·王概总修《大岳太和山纪略》下,《中国道观志丛刊》第四册,江苏古籍出版社,第365页。



Copyright www.wdsdjys.com 2008-2018 武当山道家养生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当山特区永乐路24号 电话:0719-5665388 传真:0719-5669398 ICP备000000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