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家文化 > 经书流通

老子与养生

 

时间:2017-12-13
点击数:
来源:假日旅行

老子是先秦时代杰出的思想家,是春秋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东汉顺帝时(126–144年),由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尊称太上老君。

 《史记》中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在东周帝国的首都洛阳担任“守藏室之史”(同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史记·老子列传》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或说200余岁。老子十分重视“养生、贵生、长生久视,死而不亡者寿”,甚至把养生治身置于治国平天下之上。老子一方面是“修道而养寿”的身体力行者,另一方面又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

 老子著作《道德经》是道家学术精华的总结。《道德经》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养生保健到为人处事,从政治到军事等等无所不包。常用的一句古话概括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好、用好《道德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各种活动都有帮助。然而人类的一切活动,首先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作保证。特别是在中华民族为现代化努力奋斗的今天,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埋头苦干,如何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中保持身体的健康,就显得尤其重要。道家的养生方法,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老子教世人以“长生久视”之道,提出了寡欲以养心、清静以养性、无为以养行(形)、结善以养德、啬精以养气、修道以养神的养生思想和方法,《道德经》被视为中华民族养生保健知识的经典著作。

 一、老子的养生观点与主张

 老子“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阴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顺应自然,恬淡寡欲。老子认为,咽津养生,是灵丹妙药,自己的津液(唾液)有益于自身。因此他首先主张咽津养生。他平时“叩齿鼓漱”,然后再把这些津液咽下去,每日必做,久而久之,利于健康。唾液是人体口腔内唾液腺分泌的一种含有多种成分的消化液,外观为无色稀薄的液体,俗称为口水。古代称为“金津玉液”,唾液是人体内十分珍贵的一种体液。防治疾病,帮助消化,唾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多种酶和多种维生素,誉之为“人体自产的良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把他这种咽津养生之法总结为“服玉泉法”,认为叩齿服玉泉的作用在于坚齿发,利于益寿延年。其次为顺应自然。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身、按照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自由发展,自然而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息息相通,顺应自然之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则何病能生?又何患不寿?老子认为自然界在不断发展之中,人体必须与自然规律相适应,才能生长。不然,逆自然规律而动,则会生病折寿。这种朴素辩证的养生观,对我国中医学的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黄帝内经》中便是吸收了老子的这一养生主张。最后是恬淡寡欲。老子主张的恬淡寡欲,清净为上,对他的精神修养、情志调节起着很好的作用。他极力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的思想,保持人的自然、纯朴之性,减少人的自私、贪欲之心。既反映了道家的处世哲学,也体现了“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的养生观。维持清净不乱的态度,保持旺盛的生机。告诫人们不要贪心追求荣利,要寡欲清心,经常保持心态气畅、体泰神清的心理状态,自然可获得健身延年,这不能不是老子长寿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还认为人之生难保易灭,气难清而易浊。只有节嗜欲,才能保性命。

 《道德经》第八章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惟柔弱而能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去高就下,顺其自然,可谓柔之至、弱之极。然而水又能斩关夺道,决堤冲坝,穿石毁物。老子之意,在于揭示刚多易折,以柔克刚之至理。“柔”是修行者应有的一种态度,在生命修养过程中,不同因素之所以能够谐之而和,就在于“柔”。“柔”实际上是强调谦卑修身的重要性。谦卑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养生的法门。谦卑之所以能够使人长寿,

 老子(第九章)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满堂的金玉谁能够永远守得住,富贵了骄傲自满就会招来灾祸;事业成功、声名显著就应该身退,这才符合于大道的要求。其次要不居功自傲。

 老子养生观——“虚”、“静”、“去欲”、“去己”。虚者,无物不实之意。道教认为天地始于无,无生有,万物皆生于无。至虚为无。虚心应物,自无穷尽。静者,清明不躁之意。烦躁者,神不静;狂躁者,身不静。静能制动,静能止躁,静可安心,静可健身,故曰人能静者筋韧而力牢。欲者,不可得而强求之,或已得而贪得无厌之谓也。谋名曰名欲,图财曰利欲,贪色曰色欲,皆身外之物。求无止境,或乱心,或犯刑,或伤身,此为养生者之第一大患。故当节之,当寡之,当去之,而不可放纵。去己,亦称“忘我”,人生之患者莫过于死,求无患者,必先去己。何谓去己,不以生身为患耳。老子七章曰:“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此之谓也。

 老子认为,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四肢脏腑皆受其润。如山之纳云,地之受泽。若练得气之十通,则百病不生。他说“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则气行,神往则气往。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二、老子的养生与保健观

 1、“味无味”的营养观

营养是健康的基石。道教养身保健非常重视营养问题。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在“无为”(即不妄为)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在“无事”(即不轻率从事)的前提下有所从事,所谓“味无味”就是吃任何东西都不要去知其味。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去品偿滋味,好吃的就多吃,不好吃的就不吃。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偏食的习惯。现代医学证明偏食容易破坏膳食平衡,导致人体营养素缺乏,对健康非常不利。儿童偏食,容易导致发育不良。成人偏食,容易导致各种慢性病的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就是由于人们过多吃盐,吃油腻的食物,吃大鱼大肉,过量饮酒等引起的。有些年青女性为了美丽,养成偏食素食的习惯,结果常常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现代营养学认为:营养要全面,膳食要平衡,关键是要将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这些基本营养素按比例均衡摄取,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如何做到这一点?必须防止偏食的发生。如何防止偏食的发生?老子告诉我们“味无味”,吃任何东西都不要老是去品偿滋味。要知道人类进食的生物意义就是为身体提供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而不是去满足“口舌之欲”。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在进食的时候,就应该提醒自己:不管好吃不好吃,有营养的就应该吃;我们是吃“营养”,而不是吃“滋味”。长期坚持这种自我提醒,就能帮助我们除掉不良的饮食习惯,逐步达到营养全面,膳食平衡。

2、“动而愈出”的运动观

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就是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阴阳物质结合而成的,要达到健康状态,必须阴阳调和。要达到阴阳调和,必须要有气的冲动。这同中医学的观点是相吻合的。比如地球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大气层中气的冲动——风,雨水就不会均匀分布,就容易发生旱灾、水灾。人体要健康,必须要精气的冲动,气冲阴阳可调和。那么如何让精气冲动起来呢?老子在《道德经》第五章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就是说天地之间的人,就象一个大风箱。精气在人体这个大风箱中是如何运行的呢?“虚而不屈”,精气的运行是虚静而不屈服的,就是指精气在人体内运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多数时是感觉不到的。而且没有任何东西能使它屈服。换句话说,精气的运行不会屈从于人们的命令。你让它向东,它不会向东;你让它向西,它不会向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动而愈出”,震动得越快,出得越多。老子认为人身这个风箱运动得越快,精气出动得就越多。老子认为运动可以让精气冲动起来,精气冲动可调和阴阳平衡,有益健康。这同现代医学及运动生理学的观点是相符的,这种运动健身观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健身观;是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实践相符的,真正长期对人体健康有效的健身方法还是运动。比如我们身上发冷,出去跑十分钟,人身体就会发热。这是由于运动了调动精气运行,人体气血循环加速。

 老子提倡的运动是一种什么运动呢?老子在《道德经》四十九章中说:“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天下的圣人,用呼吸之气来为天下人振作精神。可见老子提倡的是一种有氧运动。这同现代生理学——“有氧运动是一种最好的运动健身方式”的观点是完全相吻合的。长期坚持有氧运动,有什么好处呢?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可以调动精气贯注到每个人的手足,手足是人体的末部,精气连最远的末部都能贯注到。人的身体就相当健康了。

有氧运动的方式很多,如跑步、散步、打太极拳、舞剑,做健身操等等。还有一种方式,运动量比较小,很安全,比较适合老年人,就是朗诵、唱歌、唱戏。这是一种有氧运动,但长期被人们忽视。老子三十六章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在吸气之前,必须加强肺部张力。长期坚持朗诵、唱歌,有益于加强肺部张力,增加肺活量,比散步之类的有氧运动效果更好。当然任何一种健身运动都必须适量,精气运行过度,对身体也不好,老子在《道德经》第五章中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朗诵、唱歌多了也不好,应该保持适中。

3、“专气致柔”的放松观

有营养,有运动,还不能完全达到健康状态。老子在《道德经》第十章中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就是说在专门调动精气的过程中,身体要柔弱,要象婴儿一样放松。老子认为要健康,必须经常放松身体,劳逸结合。当人体肌肉处于松驰状态中,经脉就不易被肌肉所压迫,经脉就比较通畅,精气运行阻力就小。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当我们身体达到最柔的状态时,经脉非常通畅,精气就可以在人体最坚硬的脏器中间奔骋。骨头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如果我们充分放松,骨头里、骨髓中都会有精气畅通无阻的运行。那么还有什么“气滞血淤”之类的病痛能够难倒我们呢?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中说:“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长期紧张,肌肉僵硬,精气运行受阻,容易导致疾病、早衰。相反经常放松身体,保持柔弱状态,精气运行活跃,生命力就旺盛。

当然这种放松,不光是形体的放松,还应有心理的放松。心理过度紧张,也会引起肌肉僵硬,阻碍气血循环。身心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形体的放松,有益于缓解紧张的心情;心情轻松愉快,也可避免肌肉紧张僵硬。身体和心理都彻底松驰,才是老子放松观的核心。对于心理放松的办法,老子提出了“涤除玄览”(十章)的观点。关键就是要消除一些空想,消除那些达不到的欲望。对任何事情都采取“为无为,事无事”(六十三章)的办法,不勉强做任何事,凡事顺其自然。这样就可消除心理紧张。否则达不到的欲望多了,就会“能无疵乎?” (十章)——心理过度紧张,搞得人痴痴呆呆,出现心理疾患。

4、“知之不知”的疾病观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吃五谷杂粮,既使身体保养得再好,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伤病的威胁。如果感染了疾病,应该怎样对待它呢?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一章中说:“知之不知上。”知道自己患了病,只当自己没有病,这是最好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得了病不要背思想包袱,不要过分紧张和悲观,保持轻松乐观的心情,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相反“不知知病。”不知自己有没有病,稍有不适,就怀疑自己患了绝症,过分紧张,这是影响健康最坏的毛病。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就是这样,由于过分害怕疾病,使原来很轻的病加重。有的根本没有病,想都会想出个病来。所以,正确的疾病观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最高明的办法就是对疾病采取“知之不知”的态度,不过分紧张。当然不紧张,不是要你不治疗。该吃药的要吃药,该休息要休息,该改掉不良生活习惯的要改。只有这种“战略上藐视疾病,战术上重视疾病”的态度,才会最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老子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所以很少生病,就是因为他们不想疾病,不想它好,也不想它不好,根本就不紧张它。所以圣人很少生病,有病也好得快。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认为,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超脱。灾祸没有过于不知足的了,罪过没有过于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永远是满足的。人有了野心,就会不择手段去追求,迟早会遭遇大祸。

综上所述,老子的养身保健观许多是同现代医学、中医学、营养学、运动生理学、心理学、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不谋而合的,是一种科学的养生观。

 三、老子养生—保养精气

 精足,则生命就强健;精衰,则生命就虚弱。正如老子在继续观察中所论述的:“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巳。”(《老子》五十五章)意思是说,婴儿终日号哭而声不嘶哑,这是由于他心里平和无欲而全精的缘故。……贪图生活享受就是灾殃,欲望支配精就是逞强。东西壮大了就会走向衰老,这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必然很快死亡。

 《道德经》第六章说:“谷神不死(谷,养也。能养神则不死。神为五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脏尽伤,则五神去),是谓玄牝(言不死之道,在于玄牝。玄,天也,天于人为鼻。牝,地也,地于人为口。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藏于心。五气清微,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出入人鼻,与天通,故鼻为玄也。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藏于胃。五味浊滞,为形骸骨肉。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出入于口,与地通,故口为牝也)。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根,原也。言鼻口之门,乃是天地之元气,所从往来也)。绵绵若存 (鼻口呼吸喘息,当绵绵微妙,若可存,复若无有也),用之不勤”(用气当宽舒,不当急疾、勤劳)。

 老子所说的道,多指产生万物的总根源,有时又称“玄牝”。对人的生命来说,这里的道,实际就是指精,精过分耗损,就会衰老,如果精枯竭,人就会很快死亡。因而老子精辟而深刻地指出了养生的根蒂在于保精。而如何保精呢?在于平和无欲。而怎样才算平和无欲呢?那就是要如同婴儿一样。因此老子书中多次提出以婴儿为喻、为标准的话。如五十五章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意即含有元精深厚的程度,应该比同平和无欲的婴儿。第十章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意即精神与形体合一,能不相离吗?专守精气,致力柔和,能象无欲的婴儿吗?二十章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意即我唯独淡泊恬静,无动于衷,如同婴儿终日哭号而声不嘶哑。这就是老子保精得道养生的实践体会。

 《道德经》五十九章中曰“治人事天莫若啬。”啬,爱惜也。道教养生讲保养人体精、气、神,认为重精、爱气、尊神,是养生之关键。如果一个人嗜欲萌生,必会使自己陷入随心所动之地,内心随时被外界变幻莫测的物色世界所扰,会感到身心疲顿而伤其精,精耗则气短,气短则神乱,精、气、神被外界物质所诱,耗损过多,便会严重影响人体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引起机体功能的失调,必导致人体免疫系统降低,自然会被百病缠身。

 老子在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爽,损伤)”,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谓伤品行,辱身体。妨,伤也)。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此句意即圣人专意于守五性,去六情,节志气,养神明,目不妄视而取腹之)。道教认为:“我命在我而不在天”的理念,相信通过人的修炼,可以达到健康长寿。

《道德经》第七章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正因为有了养万物而不要自生,反而能得其长生。作为养生者,应做到与人为善,积功累德、正己化人、淡泊名利、净化心性,一切行为合乎自然而不妄为,追求“上德不德”(三十八章)之境,这样最终就可以使自己身心和谐,做到不求寿而寿自延的效果。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道德修养高深的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生活得非常充实,心胸坦荡,问心无愧,自然心平气和,所谓“德正则心安,心安则气顺。”则身自可养也。相反,假如德行欠佳或道德败坏,则会心神不宁,难得清静,往往欲念丛生,这对养生来说是一大障碍。故《道德经》四十一章曰:“上德若谷。”就是要人处世修德,胸怀象山谷那样深而宽广,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有此身,方有此名,在这里,身属实,名为虚,当重身而轻名。积德累行,济世利人者,不求而名自立。货乃身外之物,与身相比较,有此身,方有货,身都没了,任君堆金积玉又有何益?所以说,不以货害身,而能以货养身最好。有利必有害,有荣必有辱,得此名利,算不算病?“得”亦不是“病”,通过自己正当、辛勤的劳动,换回应得的报酬,这种得,何“病”之有?若妄贪妄求,其爱愈甚,其费愈大。其藏愈厚,其亡也愈厚。劳其身心,耗精劳力。所以有病之患。有大费之辱。

 四十六章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即灾祸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罪过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了。所以要懂得满足,就永远满足了。——这是后世知足常乐养生思想的来源。

六十七章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仁慈,爱百姓若赤子),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谓谦退,不争功抢先)。夫慈,故能勇(勇于忠孝);俭,故能广(节俭,所以能日用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谓得道做尊长)。这是由少私寡欲,论述到仁慈、节俭、谦己的品德修养,提出了为后世养生家所首先强调的养生必先养德的这一重要思想。

 在当时的社会里,老子深知要做到少私寡欲,达到恬淡虚无的境界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他特别强调要加强社会教化。老子第三章说:“不尚贤(谓不推崇官位、爵禄),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不使看见足以引起欲望的东西),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谓除嗜欲,去烦乱),实其腹(谓怀道抱一,谨守五脏之神),弱其志(谓柔和谦让,不争权势),强其骨(谓受精重施,使髓满骨坚),常使民无知无欲”(谓使民返朴守淳)。净化人的心灵,充实人的肚腹,减少人的贪欲,增强人的体质。常使民众没有追名的心智、没有逐利的贪欲,像婴儿般的纯真质朴。

 《道德经》六十四章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让人在身体健康的时候要注意保养,在身体出现小患的时候,不能忽视,应及时的治疗,身体才能长期处于健康状态。

 道教以“道”为核心概念,以“道法自然”、“尊道贵德”、“清静无为”等为基本原则,认为:生乃道之别体。修道在于保持性命之真。奉行生道合一。强调人身难得,身生就是修道的最好根基,不寄希望于来世或天堂。所以几千年来的修道实践,本身就是一部养生秘典,无数人因此病者康、康者寿、寿者仙。

 《道德经》作为道教圣经,其养生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亦起着巨大作用。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研究、发现,将其发扬光大,为人类健康、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Copyright www.wdsdjys.com 2008-2018 武当山道家养生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当山特区永乐路24号 电话:0719-5665388 传真:0719-5669398 ICP备000000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