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家养生 > 中医养生

枸杞子的功效与养生

 

时间:2017-12-13
点击数:
来源:
 枸杞子又名枸杞果,属落叶灌木,多产于我国华北、西北等地。而素有“中国枸杞之乡”美称的宁夏中宁县,因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高、土壤矿物质和 硒、锗等微量元素丰富等特点,使得该地区的枸杞果实肉厚、红大、糖份多、品质最佳,故有中国“红宝”的美誉。枸杞为中医常用的滋补药物,性平和、味甘甜、 入肝肾二经,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养血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可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咳嗽、视力减退等症,尤其适宜于老年人服 用。我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发现枸杞子的药用价值,从汉朝起就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枸杞子最大的功效是可健身养生、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有“却老子”之称,意思是远距衰老。相传在北宋年间的一天,有位朝廷使者在途中见一位年轻的姑娘手执竹 竿,正在追打一个白发苍苍、弓腰驼背的老翁。使者拦住那姑娘责问为何这样对待老人,那姑娘回答:“这人是我的曾孙儿。”使者惊道:“那你为何要打他呢?” 姑娘答曰:“家有良药他不肯服食,他才九十来岁就两眼昏花、牙齿掉光、未老先衰。就因为这样,我才去教训他的。”使者又问:“那你今年多少岁了?”姑娘应 声说:“我今年已有200 多岁。”使者惊诧之余,忙向寿星讨教高寿秘诀。女寿星见使者一片真诚便说:“我也没有什么神秘方法,只是常年服用枸杞子罢了。”使者听后急忙记录下来,载入史籍相传至今。
    我们都知道教最重养生,早在西汉时期的《列仙传》中,就有枸杞可延年益寿的记载。刘向在对仙人陆通的长寿秘诀中指出:“陆通者,云楚狂接舆也。好养生,食橐卢木实及芜菁子。游诸名山,在蜀峨嵋山上,世世见之,历数百年去。”而这里指的“橐卢”,就是枸杞子。根据葛洪在《抱朴不内篇·仙药》中的描述:橐卢,“一名托卢是也。或云仙人杖,或云西王母杖,或名天精,或名却老,或名地骨,或名枸杞也。”而实际上,道医中的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及历代医学界的长寿者都很喜欢服用枸杞子养生。在近代,传说活了256岁的原湖南省邵阳教育学院中文教研室主任李清云,他的长寿秘诀之一,也是每日将枸杞子煮水当茶饮用。
    祖国医学认为,枸杞子对身体可滋补扶正,誉为东方神草。《神农本草经》中讲:久服枸杞子,可以达到坚筋骨、轻身不老的目的。《药性赋》中指出:“枸杞擅长补益精气。”清代的《本草纲目》中,载有枸杞治病强身的药方多达33条, 故我国历代的医学家、养生家都很重视枸杞子的药用价值。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讲:“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为益阴除热的上品中药。”明代医家张景岳 认为:“枸杞子味重而纯,故能补阴;阴中有阳,故能补气;功能明耳目,添精固髓,健骨强筋。”唐代名医甄权则说:“枸杞子补精气,诸虚不足……令人长 寿。”而《本草汇言》中对枸杞子滋补肝肾,特别是补肾益精的功能更是推崇备至,说服用枸杞子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 有十全之妙用焉。”据专家统计,从汉朝至清朝的32部代表性医著中,记载枸杞子有延年益寿作用的处方多达384首,其中补肾类方占了60.7%。科学研究表明,枸杞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微量元素、胡萝卜素、甜菜碱 、核黄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18种 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等。因而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脂等药理作用。动物实验也证明:枸杞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有利于糖尿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另有抑 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和促进肝细胞新生的功能,并可保护肝脏、降低血中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此外,枸杞还能促进造血功能,预防贫血。药理学研 究证实,枸杞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突变,具有延缓衰老等方面的功效。因此,枸杞子对糖尿病、血脂异常症、肝功能异常、胃炎等都 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老年人多腰酸腿软、眼花耳背,易患心血管病、糖尿病、肝病、免疫力低下,用枸杞子调理是个不错的选择。除了这些保健效果外,枸杞的药用 价值主要还体现在对脂肪肝、男性不育、肥胖症、老人夜间口干症、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page]
    因枸杞子的成分构成所决定,使它具有多方面的养生保健功能。日本学者佐滕昭彦,在1979 年对中草药体外筛选实验中发现:枸杞对体外培养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其中叶、果可使细胞增殖抑制率达90 %以上。 我 国科学研究指出:枸杞子能显著地使老年人血液中老化的八项指标向年轻化逆转,故有抗疲劳和延缓衰老的作用。另发现枸杞能提高脱氧核糖核酸损伤后的修复能 力,并能显著提高人体白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及巨噬细胞的吞噬率,所以可使肿瘤患者不因白细胞数量降低,而中断放射治疗等。近年来,我国许多医学 专家通过大量临床实验还发现:枸杞内因含有枯可胺A、 甜菜碱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各种元素,故枸杞确有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保肝和抗衰老三大药理作用。另经研究表明,枸杞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治疗慢性肾衰 竭,并可养颜美容。对于现代一般人来说,常食枸杞最实用的功效就是:抗疲劳、明目安神、提高记忆力、保护肝脏、降低血糖血压及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总之,枸 杞确是滋补强身药品中的佳品,而这些功能,与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是分不开的。
    枸杞子有滋肾润肺、生津止渴之功。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籍《神农本草经》,就有枸杞主消渴的记载。明代著名医家李中梓说:“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腰酸、膝痛无不愈矣。”所以说老年人常食枸杞,可治疗夜间口干。最常见的用法是:可干嚼、泡水。而干嚼每日20克即可,但泡水喝时要注意,枸杞不能与茶同服。可上午喝茶,下午将茶叶倒掉,取枸杞20~30克用开水冲泡20~30分钟后,吃泡软的枸杞并喝水,宜长期坚持。很多人都不知道,常吃枸杞子可以养颜美容。这是因为,枸杞子可以提高皮肤吸收氧分的能力。食用方法是:将枸杞500克,生地黄150克,共研细末。每次15克,以开水冲服每日3次,常期服用必对皮肤有利。
    枸杞子其中的作用和功效之一,是能够滋阴明目补肾健体。在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要想眼睛亮,常喝枸杞汤”的说法,所以老百姓又把枸杞子叫做“明眼草子”。据 历代本草书籍记载,枸杞子养肝明目的功能是十分肯定的。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对枸杞子明目的机制作了分析,指出枸杞子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的 要药。而老人阴虚者占十之八九,所以服食家以此为益精明目的上品。而明末医学家倪朱谟在《本草汇言》中,则从服食枸杞子后精气得以充养、眼睛可以明亮来分 析。他认为,通常所说的枸杞子功能在于明目,但不是直接治疗眼睛的病变。因为我们服食枸杞子能壮精益神,故才从根本上起到治疗眼疾并可明目的功效。如果您40岁以后每年觉得自己的眼睛老花越来越严重,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食用一些枸杞子。其方法也可取最简单的口嚼戓泡水服用,另外也可吃枸杞鸡蛋羹。具体做法是:枸杞20克,与两个鸡蛋调匀后蒸熟服用即可。
    枸杞子自古就是滋补养人的上品,具有延衰抗老的功能。传统医学认为,常吃枸杞能“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而且甚至被认为可令人长寿轻身。它与人参、何首乌并称“益寿中草药三宝”。另外,枸杞子因有良好的滋补肝肾精血的作用,故能起到聪明睿智,遇事不忘的功效。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记性与精血有关,精血旺则脑的记忆灵,精血衰则脑的记性钝。肾精肝血不足,不能上充于脑,是记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枸杞子还有补心血及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王秉衡在《重庆堂随笔》中讲:“《圣济总录》以枸杞子治短气,余谓其专补心血,非他药所能及也。”中医认为,心主血,血液 是在心气的推动下,才得以在血管中流动,所谓心血,多涵盖了广义上的血。所以这个地方说的补心血,实际上就是补血的意思。
[page]
    枸杞子在民间常用其煮粥、熬膏、泡酒或同其他药物、食物一起食用。现介绍几则民间以枸杞益身健体的方子,以飨读者:1、枸杞泡茶:红茶3克,枸杞子20克,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15分钟,不拘时频饮。或取枸杞子20粒,干菊花5朵,用开水冲泡,代茶频饮。2、枸杞煲汤:喝枸杞银耳汤,可养护肝脏。具体方法是:银耳10克,枸杞子、冰糖各30克,将银耳用清水泡发,去根蒂、撕碎、洗净。然后将枸杞子用清水浸泡3分钟,洗净与银耳、冰糖共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将锅置大火上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煎煮,至银耳熟烂即可。3、枸杞泡酒:枸杞子100克,酒500毫升。将枸杞子加入酒中,密封浸泡7日即可,每次喝20~30毫升,每日2次,具有养肝明目、滋阴补肾的作用。4、枸杞熬粥:枸杞子20克、粳米100克、白糖40克,将枸杞子与粳米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煎煮至沸后再改用小火熬煮。待米开花、汤稠浓时,加入白糖调味,停火焖5分钟即可食用,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
    枸杞虽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佳品,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大,故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暂时不要食用。另外对患有较严重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摄取肉类导致面泛红光的人,也最好不要食用。我们知道,枸杞子具有一定的兴奋神经的作用,所以性欲亢 进者不宜服用。再就是枸杞子因含糖量较高,每100克枸杞子含糖达19.3克,故糖尿病患者要慎用,不宜过量。大家还需注意的一点是:枸杞虽有人所乐道的疗效,但对适用者来说也不可多食。有的人枸杞子吃太多,甚至会造成眼睛红胀,视力模糊。所以说,任何滋补品都不要过量食用,枸杞子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较合适;如果想起到治疗的效果,每天最好吃30克左右为宜。


Copyright www.wdsdjys.com 2008-2018 武当山道家养生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当山特区永乐路24号 电话:0719-5665388 传真:0719-5669398 ICP备000000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