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家丹道养生功法,动静相兼,练养结合,全面系统,内容丰富。根据群众的要求和练功的需要,拟将这一系列功法陆续分册出版,以期将天山功全部公诸于世,为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1991年9月,编写了本系列的第一册。它包括“宝灵空妙虚无桩”、“无极玄空十二指”、“无极玄空手”、“无极玄空玉肌真经”和“吐纳十二桩”等一套动静功法。天山气功发展很快,普及很广,深受群众的欢迎,它对我国的气功事业和人民健康做出了颇有成效的积极贡献。
本书是根据1988年11月至1989年3月和1989年11月至1990年3月陈伟老师两次以讲座的形式向1600多群众讲授的《中国古典养生气功》的内容整理的,定名为《丹道周天功》,为本系列的第二册。
中国道家天山派功法,始创于南宋光宗赵 绍熙元年(公元ll 90年),至今已80 0余年了。 祖师杨继明系北宋名将杨继业之后,他幼时于太行山从师于晋葛洪真人所创“丹鼎派”的第九代传人五世光真君。后因避战乱,远遁西域隐居,习武练功,修心养性,参悟玄玄。 祖师杨继明之子扬延天和同隐天山之“神霄派”王文卿真君之徒萨守坚真君同修参悟,一起创派并制规,因地而名为“天山派”。 天山派功法以“丹鼎派”内功为基础,并融汇了“神霄派”之心法,杨氏家传之武功,讲求“内养心神,外练身形,以外补内,玄入天一”。 天山派传至今日,经历了6个朝代800余年,吸收了众家之长,形成民天山派特有的功法体系。时当盛世,大道始得弘扬。1988年,经天山派长老——恩师司马道长及三师傅上峰道长之首肯,公开了天山功法,开始在群众中传授。 《丹道周天功》包括:
—、胎息功;二、河车运转功;三、返观内照功;四、吐纳功;五、导引功;六、小周天功;七、握固功;八、超觉功;九、日月双收功;十、柱地通天功;十一、布气功;十二、辟谷功;十—、通玄功;十四、五行功;十五、按跷功;十六、大周天功等16套功法。
按《修仙秘要》之要求,层层深入,法法相依,环环扣接,步入高深。它讲求“结丹须百日,百日方成真。入得真化境,逍遥随自身”。因大众之学和特定功法,愚用最通俗的语言文字论述,因此谢绝后世仁人贤者释疑功法部分。 《丹道周天功》每套功法都可单独分开修练,但必须勤修苦练,妙悟参玄,方可入得化境。 胎息功旨在达到体呼吸,精气神于丹田和合,生产玄胎。 河车运转功旨在养阳练阴,接引元阳,气循河车路而行。 返观内照功旨在内视存神,练神还虚。 吐纳功旨在着重呼吸,并配以发音,而达六气甘香。 导引功旨在导气令合,引体含柔,血脉通而百病除。 小周天功旨在练精化气,运药周流,通利经脉。 握固功旨在温养丹药,固精明目,留年还魄。 超觉功旨在三华聚项,和合四象,五气朝元。 日月双收功旨在收日阳、月阴,调合人身。 柱地通天功旨在天地人合一身容自然,内外交换。 布气功亦称回正沐浴,旨在洗心涤虑,以真气熏蒸脏腑,达于天成。 辟谷功旨在杀三虫而绝私欲,三虫即亡,永无思虑。 通玄功旨在通关开窍,洞开天门,达于前而知于后,养心修命。 内五行功旨在引心火燃于肾水。即不使心火过旺,烧枯肾水,亦不使肾水息灭心火,使其达平和。 按跷功旨在轻身虚意,内气弘化。 大周天功旨在接练大丹,真身(全身)得产,归于自然,练神还虚。 虽每套功法皆可单练,但要步入高深,须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只有—层层修练,方得真谛。 第一节 胎息功 1、含义 胎息功即修练胎息之功法,属练养内功,旨在达到体呼吸,使精、气、神合于丹田,产生玄胎、真胎。 丹鼎派师祖葛洪说:“练功莫过达于胎息,修仙之门亦如此。”胎息是练气的高级境界,神入气中,气于神外,鼻吸微微,若有若无,人整个身体的毛孔随呼吸而息,会出现身体发热、出汗等现象,使奇经八脉为之畅通,如胎儿在母腹之中,没有鼻呼吸,只有内气之潜行一样,停止了十二经之运行,以身体之毛孔与外界交换氧气,进行到半眠和坐忘之境界。 胎息功既是筑基功又是高级功。葛洪师祖在《抱朴子释滞》中指出:“凡修行之人,须要定息。息者,正也、安也,顺也,归也,伏也,宁也,静也……心定则气寂。气寂则神静,神静则灵空,灵空则寂灭,寂灭则无事,无事则清静、清静则道生,道生则自然,自然则逍遥。”坚持练功,久而久之“行气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创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渴,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 2、功法 (1)可采取坐、站、卧三式行功,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分平放,两手自然相接成“心”形(即大手印之心形印),捂于小腹(或可盘坐);站时两脚平行与肩等宽,两手自然下垂,自然站立;睡时可按习惯姿势,但最好平行仰卧、分腿、两手离开身体,屈肘成弧,手心朝下。坐好、站好或睡好了以后,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服微闭,精神内守。 (2)从头到脚慢慢感觉着已在放松,要尽量放松,然后再由下向上一点点放松到头,细细感觉一下是否放得很松,抛去杂念,平静心身,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练习胎息功了,不受外界干扰了,默念九遍“抛去杂念,天及归一”之口诀。 (3)慢慢呼吸,尽量均匀,要感觉到鼻息特别轻长.但又不要太过用力,等自己鼻息很缓慢均匀之后,开始听自己的心跳之声,数其数至三百六,不能感觉到了三百六而必须是听到跳了三百六十次,慢慢将意念移至肚脐,开始感觉肚脐之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直到三百六十次,后再更静,要听到肚脐处之声音,如心脏跳动在肚脐处一样,静听其声,而忘记自己呼吸,至听其声如鼓,静听其声,忘记一切。 (4)在这个过程中,不论遇到任何干扰、一般不动,静按其步骤进行,至行功闭,而所有毛孔均会出汗或全身燥热.但亦无妨,呼吸会越来越缓,直至从肚脐一孔呼吸,一般亦能见效。 (5)反复进行几次,至呼吸完全均匀、最大限度地减少呼吸次数,减慢呼吸速度,使整个人融于大气之中,吸之微微则带动毛孔,肚脐同时呼气,而废气基本只从毛孔中排出,到最后鼻吸而不呼,靠身排即可,时间越长越好。 (6)至将收功时,心里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恢复正常了,默念“一气即入纳丹炉,胎儿玄身存万古”九遍即可,慢慢恢复自然,呼吸逐渐转为正常,至正常后,慢睁双目,平视前方,静视一会儿,神光回收于目,功毕,起立慢步行走一会儿即可。
第二节 河车运转功 1、含义 河车运转功属练养内功,旨在养阳练阴,交通气血,接引元阳、气循河车路而行。 河车者,内丹术语。指北方正气,具有“元阳”,“其气”之用。《钟吕传道集》说:“河车者,起于北方正水之中肾真气,真气之所生之正气乃曰河车。”又说:“五行巡还,周而复始,默契颠倒之术,以龙虎相交而变黄芽者,小河车也,肘后飞金精,还精入泥丸,抽铅添汞而大药者,大河车也。”至于“以金玉之液炼形,炼形而后炼气通,炼气而后炼神,炼神合道、乃臻于成者”,为紫河车。《道枢·百问》说:“水府真一之气从天而来,通于口鼻,故曰河车者也。” 河车路即指元气由肾降至会阴,从尾闾上升经夹脊、玉枕至泥丸进入上黄庭,再经玄关出,下降鹊桥、重楼、中黄庭纳入丹田,此一循环谓之河车路,按此路线运气周而复时之法谓之河车运转功。 2、功法 (1)可采取坐式、卧式二式进行功,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放平分,两手自然相接成“心”形(或心形印),撂于小腹(或可盘坐);卧时可按习惯,但最好仰卧,分腿,两手离开身体,屈时成弧,手心朝下,坐好或睡了以后,整个身体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眼微闭,精神内守。 (2)从头到脚慢慢感觉着放松。要尽量放得很松,然后再由脚到头,—点点放松,细细感觉是否放得很松,抛去杂念,平静心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练习河车运转功,不受外界干扰,默念九遍“抛去杂念,河车运行”之口诀。
(3)等心神完全安静下来之后,感觉肾开始温热,热到有炎烫感,肾内有光旋转,左右各旋转三十六圈,后引入下黄庭,稍提肛,左右各旋转三十六圈,顺尾闾上,经夹脊,玉枕瓦泥丸宫,进入上黄庭,在脑中间旋转,左右各三十六圈,从玄关出,下经鼻入舌.顺着喉管,下降至中黄庭,左右各旋转二十六圈,进入丹田,在丹田中旋转,左右二十六圈,再进入两肾、往复循环,共九遍。 (4)在此过程中,要尽量安静心神,排除外界干扰、静静行功,按河车路线真气元精运行,尽量避兔心神外出。可在做功环境中点香,以利元神集中。 (5)功毕,收功时,慢慢放下两手,搓热两手,捂于肾区,心里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默念:“元精元气化元神,河车不息终成真”九遍。做狸猫洗脸、太妃梳头各九遍,慢睁双日,平视前方,安静—会.神光内收,站起行走一会儿,功毕。
第三节 返观内照功 1、含义 返观内照功即修练内视返听之功法,属大定内功,旨在内视存神。练神还虚。 《性命丰旨全书·元集》说:“内照指炼功中入静内观自身之内脏;返观者存神内观,心居身内,存观一体之象也。内视返听指炼气功时,意识向内而视脏腑(不是眼睛),听声音(不是耳朵)。目的守神于内,不使外越。《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法》:“内视返听,万累都遣,然后淘之。”《青华秘文》说;“心亦役神,二者交相役,欲念生焉。心求静必先制眼,眼看神游之宅也,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使之归于心”,“当以目内视时,思想集中,元气充沛,返观内照,心平躁释”。 所谓返观内照,意即指在极静状态下,用元神定位看视某位,或经络,或某窍,或某穴,或某脏腑,而达到开发潜能,运动周身、初定而大定,自我反省,自我驾驶意马之首,按此修练之功法为返观内照功。 2、功法 (1)可采取坐、站卧三式行功,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分平放,端坐椅上(或可盘坐)两手自然成“心”形(即心形印)捂于小腹;站时两脚平行与肩等宽,两手自然下垂,睡时可按习惯姿势(但最好平行仰卧分腿,两手离开身体,屈肘成弧,手心朝下);坐好、站好或睡好了以后,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眼微闭,精神内守。 (2)从头到脚慢慢感觉着正在放松,再由脚到头慢慢感觉放松,要一点点进行,小平气和,抛去杂念,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练习返观内照功了,不受外界干扰了,默念“抛去杂念,内视存神”九遍口诀。 (3)慢慢把意念转至两眼之玄关处,放馒均匀呼吸,先感觉玄关处在跳动,再一点点向内,至上黄庭,静观上黄庭中之天眼,看不到也不要紧,就静静地看着,木要有别的思虑,看一看上黄庭有什么景象,或光、或大脑图形、或一双红眼等,木要害怕,只静静地看着,就一直看着,看着,看着…… (4)至头骨有一声脆响、或眼前忽地光亮,或已看见大脑,或看见外界景物等,再静观一会,直接意识转至舌体,或觉舌体轻轻振颤,后静看自己之喉节,即重楼,只是静静地用心去看,不要过于追求看见什么,有即有,元则无,静静地看着,和着,看着…… (5)至静极看到十二重楼后,再看一会,直接意念转至中黄庭,在中黄庭中有光旋转,至静止,静静地守着,看着,不可妄动,不管有任何景象或物,只是静以观动,或者看到心、或者看到肺等,只是静观,静静地看着,看着,看着…… (6)至看清心脏跳动或看见颜色(红白二色即可),如果看不到别也不必追求,只要静静内视内守即可;直接意念转入下黄庭,轻轻提肛,感觉跳动后定观下黄庭,至有光开始旋转,无光有气旋转亦可,不要管它,任其旋转,自停,再静静地看着,看守,看着…… (7)等下黄庭开始振动,抽动,抖动,至停再静看一会儿,极静,转入丹田,静静地看着,至有阴阳符,或八卦图,或光团团集于一点后,转入两肾中,静看两肾,至热,或肾中有红色光点,静静地看着,看着,看着…… (8)等其自燃自灭,全身甘香,鲜红,温热,静静地看一遍全身之内脏,再看一遍骨路,经络,血脉,慢慢地呼气,要匀而长,九次。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默念“静观身变,大心得定”九遍即可。 (9)静静地休息一会儿,平静心神,呼吸恢复自然,做狸猫洗脸、太妃梳头各九次,侵睁双眼平视前方,神光内收,站起慢慢走走,功毕。
第四节 吐纳功 1、含义 吐纳功属练养内功。旨在吐故纳新,即把体中浊气尽量从口中吐出,再由鼻孔缓慢地吸进新鲜空气,使之充满整个身体,吐出死气,吸取生气,达到养生长生之目的,并配以发音使之元气甘香,灌之心神。 吐纳,古人称之为“吐故纳新”(《庄子·刻意》)。道士修炼,谓吐纳可吸取生气,吐出死气,达到长生。嵇康《养生论》:“呼吸吐纳,服食养生。”《汉武帝内传》:“吐纳可以延年”。 练功中着重于呼吸,并配以发音,来督导经脉,接引阴阳,顺畅气血,以达延年益寿的功法,称之谓吐纳功。 2、功法 (1)可采取坐式、站式或卧式进行。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放平分,端坐椅上(最好盘坐),两手至于两腿上,两掌手指微分,如抱球状,手心相对;站时两脚平行与肩等宽,两手心相对,若抱球状于小腹前;睡时可按习惯姿式,但最好仰卧,分腿,两手离升身体,屈肘成弧,手心朝上。坐好,站好,睡好以后,全身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眼微闭,精神内守,开始行功。 (2)从头到脚慢慢感觉着正在放松,要尽量放得很松,然后再由下向上一点点放松到头,抛去杂念,平静心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练习吐纳功了,不受外界干扰了。心中默念“抛去杂念,吐纳功深”之口诀九遍。 (3)等心情完全平静下来之后,轻咬牙微张-|-#-!-Chun,舌顶齿交,吸气发“嘶”音,吸到最大程度,呼气时鼻呼,闭-|-#-!-Chun松牙。一吸一呼为一息。第一至三十六息时,吸到胸,呼时到手,反复进行;再一至三十六息时,吸时到头,呼时到脚,反复进行;再一至三十六息时,吸到胸,呼时到手,再一至三十六息时,吸时到头,呼时到脚,往复循环。 (4)在这过程中,不论遇到任何外界干扰,勿惊勿急、恢复正常呼吸,气归丹田即可收功。如遇到胸闷、气短等现象亦属正常,只要多练习便会悟到其深意,并解决上述困难症状,练习时间越长越好,多行数遍功便会顺利,并且气灌全身,于经脉个运行。 (5)至将收功时,鼻吸至丹田,鼻呼至玄关九遍,下咽津液,意守丹田,心里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恢复正常即可,慢慢恢复自然呼吸,逐渐转正常,两手回收捂于小腹,气沉丹田,做狸猫洗脸、太妃梳头式各九遍,慢睁双目,平视前方,神光回收,起立慢行,功毕。
第五节 导引功 1、含义 导引功属修练类功法,旨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调营卫,消谷水,去风邪,长气血而延年益寿。 《抱朴子·别旨》:“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踢,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道家素重养牛,犹为导引,秘经中列有上千种导引法。1973年出土的西汉帛画《导引图》绘有44种导引姿态。隋巢方元《诸病源候论》载有导引疗法260多种。《云笈七签》卷三十二至三十四亦详其法,谓“导引之法,深能益人延年。与调气相须,今血脉通,除百病”。
导引将行气、按摩、漱咽、肢体运动相配合,按经络走向归宿,或伸缩、或俯仰、或行卧、或歌舞、或倚立等编排成序之功法,是谓导引功。 2、功法 (1)可采取坐、站、卧三式进行。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放平分,端坐椅上(最好盘坐),两手心相对置于两腿膝上,两手十指尽量放松;站时两脚平行与肩等宽,两手手心相对,放松两手,抱球状于小腹处;睡时仰卧,手心朝上,分腿,两手不靠身体,放松两手,置于体侧。坐好,站好或睡好了以后,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眼微闭,精神内守。 (2)尽量使自己全身放松,从头到脚,再由胸到头,一点点放松,缓慢呼吸,平静心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练习导引功了,不受外界干扰了等,默念九遍“抛去杂念,体柔气和”之口诀。 (3)等心神安静下来之后,意想丹田,开始有节律地收放小腹三十六次;再意想会阴,提放肛部三十六次,再意想泥丸,引颈运头三十六次;再意想两脚、伸开十指,上跷下放两脚三十六次;再意想两手心,曲指微抓三十六次,再至小腹丹田,重复收放…… (4)以上意念活动及部位引导往复循环九次。 (5)九次以后气归于丹田,收放小腹丹田三十六次后,意在丹田,气沉丹田,下咽律液,静坐收神,心里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恢复正常呼吸,做狸猫洗脸、太妃梳头式各九次,睁目平视一会儿,神光内收,站起慢行一会儿,功毕。
第六节 小周天功 1、含义 小周大功属静养类功法。旨在练精化气,搬精补脑,运药周流,通利经脉,固本还原,养生长生。 周天是古天文学术语,是古贤哲观测天象用眼睛看到的天体运行的大圆周,而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天地人合而为—,而内气运行一往复亦是一周,因此丹家借用天文术语亦称为周天。 孔颖达《礼记·月令篇疏》说:“凡二十八宿及诸星,皆天左行,一日一夜为一周天。”内丹术是要求精气在身体内按经络路线循环运转,因其阶段、功法、目的不同而合之为大小周天。小周天是在练精化气的过程中进行的。《金丹大成集》说:“精气搬运上昆山,不动纤毫到玉关,妙在八门牢闭锁,阴阳一气自循环。”即指天而言。或叫水火双行,搬精补脑,进火退符,阴升阳降,朝屯暮蒙,名之为小周天。 小周天功是在练精化气过程中进行之功法。为在打通督任二脉,练丹的药是精、气、神三宝构成,轻清无道,始能运转。具体功法可分为“采药、封炉、炼药、点火”四个步骤,完成这步功法,就可防病去病。 内丹术要求精气在身体内按经络线路循环运转,小周天是在练精化气的过程中进行的,待到丹田气动药生,即活子时来临,精、气、神发动,“源头清,元精满”,此时用小周天火候引元精元气从丹田开始,顺督脉而上,经历尾间闾、夹脊、玉枕三关,上、中、下三黄庭和上下阴阳鹊桥,完成一个循环,即炼精化气小周天。其目的搬精补脑,阴升阳降,泥丸宫为鼎,丹田为炉,封存烧炼,得功后,若饮酒后之似醉非醉,身轻体柔而精神增加,百病消而体健寿延,此一守法者为小周大功。 2、功法 (1)可取坐式或卧式行功,坐时可盘坐,亦可散坐,上身中正,头微勾,拇指相接,左手于内,右手于外,劳宫穴相对,微分十指,捂于小腹;睡时仰卧,分腿,拇指相接,左手内右手外,劳宫相(即大手印中之三清),捂于小腹,舌顶齿交,两眼微闭,心神安定。 (2)坐好或睡好了以后,全身就不要再动了,缓慢呼吸,使呼吸匀长,叩齿三十六次,搅海咽津几次,引入丹田,先内视丹田,存神玄关,再由背椎骨—节节看到会阴,再看入丹田,内视丹田,内守丹田,等待丹田内元精出动化气,或两肾有灸热感,或丹田内有光,或丹田外皆跳,或看到丹田内有阴阳符或八势图等,或看到有气旋转,或看到丹田内有闪烁之米粒般光点,用一些真意,引其下行,提肛,经尾间,过夹脊,通玉枕,上达泥丸,真气元精皆聚于顶,闭气,默数一至九,呼气若有水从头倒一样冲入丹田,气由体内直上直下者之,再聚气丹田,闭气,先呼再收至丹田,如此重复九遍,定位,静坐,数息三百六十次,摩腰,擦脚,咽律归入丹田。 (2)暗示自己开始收功,呼吸恢复正常,做狸猫洗脸、太妃梳头式各九次,睁目平视前方一会儿,神光内收,慢行一会,功毕。
第七节 握固功 1、含义 握固功属静养功。旨在驱除百病,固精明心,安神存魄,练精气还丹。 握固源出于《道德经》中“骨弱筋柔而握固”。葛洪《抱朴子》中,则把握固与练功结合起来,倡导“握固守一”功法。《云笈七签》卷三十二:“握固与魂魄安门户也。此固精明目,留年还魄之法,若能终日据之,邪气百毒不得入。一般认为,练功时握固有助思想女宁,动功中更可避免固握拳而使劲用力。 握固即握拳牢固,拇指握于四指中,如婴儿之手自然之态,按照还丹之路,因五脏六腑之气,固体肉之津精,固元阳元阴,而至还虚的境界。据固功即指按此法修练的功法。 2、功法 (1)可取坐、卧二式进行。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放平分,或盘坐,两手四指握拇指成拳,安放于两腿;睡时仰卧,分腿,两臂离身,屈肘成弧,手心向下,四指握拇指成拳,安放于体侧。坐好或睡好了以后,全身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腿微闭,精神内守。 (2)从头到脚慢慢感觉着正在放松,再由脚到头慢慢—点点地放松,细细感觉一下是否放松了;抛去杂念,平静心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练习握固功了。不受外界干扰了。默念九遍“抛去杂念,握固养心”之口诀。 (3)慢慢呼吸,要感觉呼吸特别匀长,静心意守丹田,内视丹田,静数丹田跳动三十六次,或丹田内光旋转三十六圈;观想两肾跳动三十六次或两肾中内光旋转三十六圈;再至肝,观想肝脏,静数肝脏跳动三十六次或肝脏内光旋转三十六次或心脏内光旋转三十六圈;再至脾,观想脾,静数脾跳动三十六次或脾脏内光旋转三十六圈;再至两肺,观想两肺脏,静数两肺跳动三十六次或两肺内光旋转三十六圈,再归丹田,再由肾,肝,心,脾.肺,五行相生循环,再归丹田,如是往复循环九次。 (4)在此过程中,要感觉自己已看到各内脏,如果看不到或无反应也不要紧,只静守即可,但一定要按此线路顺序进行,意念由一脏至一脏,直接转换,不必虑其归起路线,只要在心意上下功夫就可,不可受外界干扰,即使有干扰,亦要收功后方务他事。 (5)至后归于丹田,静观丹田内气,入定。 (6)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恢复自然,下咽津精玉液,做狸猫洗脸式、大妃梳头式各九次,睁目平视前方或安睡皆可。功毕。
第八节 超觉功 1、含义 超觉功属静养内功,旨在三华聚顶,和合四象,五气朝元。 三华聚顶指练神还虚时,精、气、神三华(精曰玉华,气曰金华,神曰九华),合聚于上黄庭之泥丸宫,如草木之花开,行将结子,而精聚于顶。《张三丰全集》说:“五气朝元值日长,三华聚顶逐时新。 和合四象指含眼光为青龙象,调鼻息为白虎象,缄口气为朱雀象,凝耳韵为玄武象。四象调和,则魄木魂金,精水神火,皆聚于意土中。而青龙于脏为肝,开窍于目,藏魂;白虎于脏为肺,开窍于鼻,藏魄;朱雀于脏为心,开窍于舌口,藏神;玄武于脏为肾,开窍于耳,藏精。和合指调于中央。《性命圭旨全书》:“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动而神在心,鼻不嗅而魄在肺,四者无漏,则精水、神火、魂木、魄金皆聚于意土之中,谓之和合四象也。”
五气朝元即指五脏之气聚于上黄庭,五脏无漏,精、神、魂、魄、意相与混融,化为一气聚于顶,结成圣胎。《性命尘旨》;“推圣人知四机之道,得还元之理。于是攒五、簇四、会三、合二,而归为一也。盖身不动,则精固而水朝元;心不动,则气固而火朝元;真性寂,则魂藏而木朝元;妄情忘,则魄伏而金朝元;四大安和,则意定而土朝元。此谓五气朝元,皆聚于顶也。 超觉功指在练功中使耳、目、鼻、口四者调和,聚于意中、而达五脏之气,真阳诸神聚于上黄庭而达修命养心之目的之功法。 2、功法 (1)可采取坐、卧二式行功,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放平分,端坐椅上,或盘坐,两手握固,置于腿上;卧时可按习惯姿势,但最好平躺仰卧,分腿,两手离开身体,屈肘成弧,四指握拇指,手心朝下,放置身体两侧,坐好或睡好了以后,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眼微闭,精神内守。 (2)慢慢放松全身,感觉着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每一根神经都已放松,细细感觉,抛去杂念,平静心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练习超觉功了,不受外界干扰了,要绝对保持安静,且不可改变身体的姿势。 (3)慢慢呼吸,尽量均匀,要感觉呼吸特别的匀长,但又不要太过用力。放一些心意于丹田,静守丹田,内视丹田,内数丹田内元气旋转左、右各三十六圈。 (4)意念由丹田直接到两眼。目属肝,调肝气于目,感觉两眼清凉,两眼同时向右旋转三十六圈,向左旋转三十六圈,静守两眼,内视两眼。 (5)意念由目直接转到鼻。鼻外属脾,鼻内属肺。调脾、肺之气于鼻,感觉外热内凉。观想整个鼻部,数右鼻孔呼吸三十六次,再数左鼻孔呼吸三十六次,静守鼻部。 (6)意念由鼻直接到口。舌属心,调心气于口中舌。感觉口内甘香,舌体发麻发胀,或舌体颤动,舌体不离开齿交,轻轻伸缩舌体三十六次,静守舌体,内视舌体及口。 (7)意念由口舌直接转至两耳。耳属肾,调肾气于两耳,感觉两耳通风,两耳发热,观想有热气进出两耳,并入时交汇于脑中。如此三十六次,静守两耳,内视两耳之气交汇于脑中之点,意在泥丸。 (8)静观此点,并感觉此点慢慢变大,充满整个脑部,散发出五光十色,缤纷绚丽,并照耀全身。想象头顶上方有—彩球旋转并闪光,定身静守。 (9)直接归入丹田,静守抖田,内数丹田内元气旋转左、右各三十六圈。 (10)上述过程往复循环九次。 (11)往复循环九次后,静守泥丸,入定,坐忘,静观内气弘化之景象。 (12)静守丹田,慢将两手捂于小腹,下咽津精玉液。做狸猫洗脸式、太妃梳头式各九次,睁目平视,神光内收,起立慢行、功毕。
第九节 日月双收功 1、含义 日月双收功属练养内功,旨在收日阳月阴,调和人身。 《性命圭旨全书》说:“丹出喻日,心中元性喻月,日光自返照月,盖交汇之后,宝体乃生光也。”又《道藏·太上九要心印妙经》说:“天日魂月魄者阴阳也,阴阳者日月也。日属阳魂,月属阴魄。魂魄者,人之神气也。神者好静,气者好动,动静常在坎离之间。动静之诀、上十五日魂守魄,下十五日魄守魂,—时之用可夺一年之造化。”《正一法文修真旨要》:“日月之光救老残,”指气功中,采日月之精光,有调节阴阳、抗衰老的作用。 日阳指真阳,月阴指真阴。日月双收功即指意将真阳真阴之气聚于体内,使阴气下降,阳气上升,二气均分,而又二气相调和,顺人体之自然,聚日月之精光于自身而长寿长生。 2、功法 (1)可采取坐式、站式或卧式行功,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放平分,端坐于椅上,两手拇指、中指相接,自然成圆弧,放置于两腿,站时两脚平行与肩等宽,两膝微屈,两肘外翻,两臂成圆弧离开身体,两手拇指、中指相接;卧时两手心朝下,两臂成圆弧,离开身体,仰卧分腿。坐好、站好或睡好了以后,全身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眼微闭,精神内守。 (2)慢慢放松全身。感觉着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已放松,细细感觉。抛去杂念,平静心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练习日月双收功了。全身不再动了,不受外界干扰了,要绝对保持安静,且不可改变身体姿势。 (3)意想冰冻之月亮,酷寒,全身置于其中,整个身体冰冻。将月亮之阴冷吸入体内,至每一个部位。 (4)意想初升太阳之火红,慢慢至正午之太阳,暴热,全身置于其中,整个身体火化.将太阳之火热吸入体内,至每一部位。 (5)意想上半身受太阳之酷晒,下半身受月亮之酷寒,身体半热半寒。 (6)酷热和酷寒慢慢交融,逐渐至整个身体温和,若沐浴于温水中,无热及凉感。 (7)入定,数息三百六十次,内视全身各部位。 (8)平静心神,暗示自己开始要收功了,缓慢呼吸,内守丹田,气沉丹田。 (9)将两手拇指中指分开,捂于小腹,下咽津精玉液。做狸猫洗脸、太妃梳头各九次,慢睁双眼平视一会,神光内收,起立慢行,功毕。 应当注意,室外练功时,白日背对太阳,夜晚面朝月亮,太阳及月亮均由两眼中间玄关处吸入体内,至于全身。
第十节 柱地通天功 1、含义 柱地通天功属静养内功,旨在天地人合,身融自然,内外交换。 柱地通天功实即上接玄,下通玄,使真元相合,玄玄相交,水火即济,元神(真神)外驰而通天,元神入内而接地。 所谓“上接玄,下通玄”即指“出神”。见《吴中旧事》:“范文正公长子监簿纯侑,自幼警悟,明敏过人。公所料事,必先知之,善能出神。公在西边,凡虏情机事,皆预遥知,盖出神至虏廷得之。故公每制胜,料敌如神者,监簿之力也。”指神出于外,而感知事物,亦称元神出窍。即今所谓特异功能,具有遥视和预知的功能。柱地通天即指接通阴阳,出日入月。《黄庭外景经·第十三章》:“出日入月是吾道”。日为阳,月为阴,出日为出阳,入月为入阴,指阴阳及元神的往来变化。 柱地通天功即是修炼元神内收外驰之功法。 2、功法 (1)可采取坐式行功,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放平分,端坐椅上,或盘坐。两手拇指中指相接,自然成圆弧,放置于两腿,手心朝上。坐好以后,全身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眼微闭,精神内守。 (2)慢慢放松全身,感觉着身体每一个部位都已放松,细细感觉,抛弃杂念,平静心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修习柱地通天功了,全身不再动了。不受外界干扰了,要绝对保持安静,且不可改变身体姿势。 (3)静守丹田、内视丹田,观想丹田中有光旋转,左右各旋转三十六圈,再静观。 (4)观想旋转之光慢慢上升、由头之正中上黄庭内逐渐明亮,若全脑中通红,静守之;左右各旋转三十六圈,再静观。 (5)慢慢外出,至头项上方,若红灯高悬,日月星辰之精光皆合于此灯,越来越亮,越来越明,照亮天宇,静观、静守。
(6)慢慢收入脑中之上黄庭,日月星辰之精光皆随收入脑中之上黄庭,左右各旋转三十六圈。 (7)慢慢下降至丹田,静守静观,丹田内光旋转,左右各三十六圈。 (8)慢慢观想旋转之光下降,至下黄庭内逐渐转为青光,青光照遍全身,静守之,静观之,左右各旋转三十六圈,再静观。 (9)慢慢下降,入定,观望地下有青灯点燃照亮大地,收万物之灵光,皆合于此青灯,越来越亮,越来越明,照亮大地,静观静守。 (10)慢慢上升,归入下黄庭,万物之灵光亦随入下黄庭,左右各旋转三十六圈,静观静守。 (11)慢慢上升归入丹田,静观静守,左右各旋转三十六圈,静观静守,至成紫色光点。 (12)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平静心神,缓慢呼吸,慢将两手上提捂于小腹,下咽津精玉液。做狸猫洗脸式、太妃梳头式各九次,慢睁双目平视前方一会儿,神光内收。起立慢行,功毕。 习练时应注意,切记安静,不可受外界干扰。
第十一节 布气功 1、含义 布气功亦称四正休浴,属静养内功。旨在洗心涤虑,以自身之真气熏蒸脏腑,达于天成。 四正一词,指子、午、卯、酉四个时辰,也指冬、夏、春、秋四个季节。子午是南北位置,在先天封象是乾坤;卯酉是东西位置,在先天势象是坎离。因为四个位置都是正位,因此称为四正。也指于、午、卯、酉四个时辰为沐浴的四个正时。《金丹问答》说:“真气熏蒸,神水灌溉为沐浴。太上曰:“灌以甘泉,涤其垢汗,出自华池,后归坤户。”《参同契》说:“子南午北,互为纲纪。”又说;“虎西龙东,建纬卯酉。”即从位置上说,子为会阴,午为泥丸,卯为命门,酉为绛宫,在小周天为卯酉沐浴之所,在大周天为沐浴之时。《金丹四百字》说:“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及其冰浴法,卯酉成虚比。” 四正沐浴意即在子、午、卯、酉四个时辰或者冬、夏、春、秋四个季节,以四季气候之变化,或寒或热或温或爽,调节会阴、泥丸、命门、绛宫,达到沐浴脏腑之目的。 布气亦指发气疗疾之法。 布气功即指活用四时四季,以四象练养脏腑之功法。 2、功法 (1)可采取坐式行功,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放平分,端坐椅上,但最好盘坐。两手拇指、中指相接,自然成圆弧,放置于两腿。坐好了以后,全身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眼微闭,精神内守。 (2)慢慢放松全身,感觉全身每一部位都已放松,细细感觉,抛去杂念,平静心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修练布气功了,全身不再动了,不受外界干扰了。要绝对保持安静,且不可改变身体姿势。 (3)慢慢呼吸,使呼吸匀长,观想丹田,静守,静观,数息三百六十次。 (4)意想春天,阳光和煦,温暖的气息充满了世界,观想命门,温暖舒适,静静体会春天之温暖,包容着命门部。 (5)意想由春到夏。阳光炎热,曝晒着泥丸宫,炎热的气息充满了世界。观想泥九宫,酷热难忍,静观静守,静静体会夏天之炎热笼罩着泥丸宫。 (6)意想由夏到秋。微风徐徐,凉爽舒适,有风轻吹两肾,吹拂绛宫。凉爽的气息充满了世界。观想绛宫,凉爽舒适,静观静守,静静体会秋天之凉爽,吹拂着绛宫部。 (7)意想由秋到冬。冰天雪地,寒冷冰冻着会阴部,冰冷的气息充满了整个世界。观想会阴,酷寒难耐,静观静守,静静体会冬天之酷寒侵袭着会阴。 (8)往复循环九次,内气熏蒸脏腑。 (9)观想丹田,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气沉丹田,意在丹田。两手捂于小腹,叩齿三十六次,下咽津精玉液于丹田,静观静守。 〔10)呼吸恢复自然,平静心神。做狸猫洗脸式、太妃梳头式各九次,慢睁双目,平视前方一会儿。神光回收,慢起慢行一会儿,功毕。
第十二节 辟谷功 1、含义 辟谷功属静养内功,旨在杀三虫而绝私欲,三虫即亡,永无思虑。 辟谷亦称“断谷”、“绝谷”或“休粮”,是道家修炼的方法。即不食五谷。《史记·留候世家》:“留候性多病,即导引不食谷。”《裴 集解》:“服辟谷药而静居行气。”故辟谷之法古已有之。 道家认为,人体中有三虫,“一者上虫居脑宫,二者中虫居明堂,三者下虫居腹胃。”是欲望产生的根源,是毒害人体的邪魔。它们在人体靠谷气而生,如果人不食五谷,断其谷气,那么三虫则无法生存。“三虫即亡,水无思虑,”人就可以长生不死。 三虫实指一欲虫、二食虫、三虑虫。 辟谷功即修炼过程中不食五谷,以行气、咽元、导引等来延续生命之功法。是在自我内气充盈饱和中的自然过程。 2、功法 (1)可采取坐、卧二式行动,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放平分,端坐椅上,或盘坐,两手拇指、中指相接,自然成圆弧,放置于两腿;卧时两手心朝下,两臂离开身体,成圆弧,仰卧,分腿。坐好或睡好了以后,全身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口含枣核,两眼微闭、精神内守。 (2)慢慢放松全身,感觉全身每一部位都已放得很松了,细细感觉。抛去杂念、平心静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修炼辟谷功了。全身不再动了,不受外界干扰了。要保持安静,且不可改变身体姿势。 (3)口中含枣咽津三十六次,下引至丹田。 (4)口中含枣咽气三十六次,下引至丹田。 (5)观想胃部之蠕动收缩;观想淡蓝色的胃气在旋转,静观静守。静静地感觉胃之淡蓝色的光团左右各旋转三十六圈。 (6)沿身体前正中线,引胃气上行至-|-#-!-Chun,绕口-|-#-!-Chun一周。再沿鼻上行至囱门向内,至脑户,胃之淡蓝色光团于脑户左右各旋转三十六圈。 (7)静观静守脑中。暗示自己开始进入辟谷态了,不食五谷了,咽元行气,静养身心,重复默念九次。 (8)重复(3)一(7)九次,气归丹田。暗示自己开始辟谷了,静观静守,内视丹田。气沉丹田,归于宁静,坐忘。 (9)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自己已进入辟谷态了,不再进食五谷了。慢将两手捂于小腹,咽元引律,叩齿三十六次。缓慢呼吸,平静心神。 (10)气沉丹田。食气辟谷。做狸猫洗脸式、太妃梳头式各九次。睁目平视,静坐一会儿。神光内收,起立慢行一会儿,功毕。 习练时应注意,练此功后即可辟谷停食,平日可常含枣核—枚,常咽津元。每日可食枣九枚。一般停食九天或十二天或二十四天、三十六天、八十一天、一百零八天不等,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而行。
第十三节 通玄功 1、含义 通玄功屑修养内功,旨在通关开窍,洞开门户,达于前而知于后,养心修命。 通玄功在于醒脑定神,开通元神。脑与全身骨髓有密切联系,“诸骨髓皆属于脑。”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及思维记忆等,都由脑来控制。《本草纲目》强调说:“脑为元神之府。”脑是人体重要器官,是生命要害的所在。古代气功著作中,把脑分为九宫,谓九宫皆有神灵居住,十分强调恬淡虚无,以养脑神的重要性,与祖国医学理论是相符合的。 通玄功即指在练功中将玄门即脑户打开。引阴阳入内调和,固守本原,增益智能,开发潜能,得道神通之功法。 2、功法 (1)可采取坐式卧式行动,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放平分端坐椅上,如能盘坐最好。两手拇指与中指相接,自然成圆弧,于心向上放置于两腿,卧时两手心朝下,两臂离开身体,两臂自然成圆弧,仰卧,分腿。坐好或卧好了以后,全身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双目微闭,精神内守。 (2)慢慢放松全身,感觉着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已放松。细细感觉,抛去杂念,平静心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修练通玄功了,全身不再动了,不受外界干扰了。要尽量保持安静,且不可改变身体姿势,亦不可心神外驰,思虑它事。 (3)慢慢呼吸,使呼吸尽量匀长,观想丹田,静守。 (4)观想眼前行一宝剑光芒四射。至宝剑通亮成形后,收入头内上黄庭中。 (5)头顶正上方内气及宝剑来回缓慢进退,共三十六次。观想头顶正上方头骨向两边开合,共九次。 (6)囱门至玄关处内气及宝剑来回缓慢进退,共三十六次,观想此处头骨向两边开合,共九次。 (7)观想宝剑进入丹田,化作荷花,静观静守之。 (8)重复(4)一(7)九次,后静守丹田,坐息。 (9)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缓慢呼吸,自然呼吸,心情平静,静守丹田。两手捂于小腹之丹田处,静神端坐。 (10)下咽津精玉液,做狸猫洗脸式、太妃梳头式各九次,慢睁双目平视一会儿,神光内收,起立慢行一会儿,功毕。 习练时应注意,行功过程中,无论出现任何景象,听到任何声音,切不可欢喜或害怕,只管静静行功,以“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为根本方法,顺其自然,有则有,无则无。
第十四节 内五行功 1、含义 内五行功属修养内功,旨在引心火燃于肾水,既不使心头过旺,燃枯肾水,亦不使肾水熄灭心火,使其达于平和、实即水火即济。 内五行功实指在练功过程中以人身为本,顺人体自然。脾胃居于中,主升降。先升肝气于肺,再降肺气于肝,心气为火,降心火而升肾水、烧炼精、气、神,是所谓“沉者必使其升,浮者可使其降”,以自身内气运化为本意。 水火既济,指心肾相交。据《脉望》引三元会议》云;“子为六阳之首,以应冬至。故当静坐凝神,祛除万虑,—念规中,默调其息而符候之。至亥末于初,阴极阳生之时,肾中一阳之气。忽而发动,即举心念以应之,使真水真火,混而为一,谓之水火既济。” 内五行功即坎离相交,乾坤交泰,合和数术之功法。 2、功法 (1)可采取坐、卧二式行功,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腿平放平分,端坐椅上,最好能盘坐。两于拇指与中指相接,自然成圆弧,放置于两腿上;卧时两手心朝下,两手臂离开身体,自然成圆弧,仰卧,分腿。坐好或卧好了以后,全身就不要再动了。舌顶齿交,全身放松,双目微闭,精神内守。 (2)慢慢放松全身,感觉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已放松。细细感觉,弛去杂念,平静心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已开始修炼内五行功了,全身不再动了,不受外界干扰了。要尽量保持安静,旦不可改变身体姿势,亦不可心神外地,思虑它事。 (3)慢慢呼吸,使呼吸尽量匀长,观想丹田,静守。 (4)观想肝之青气,经脾胃出左上至肺,静守。 (5)观想肺之白气,从右下至肝,静守。 (6)重复(4)一(5)九次。 (7)静守丹田。 (8)同时心之红气降,肾之玄气上,合于脾胃部成紫气,静守。 (9)观想丹田内有火在燃烧。静守。 (10)静守丹田,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慢将两手捂于小腹之丹田处。气沉丹田,静守丹田。 (11)呼吸自然,心神平静,静坐一会儿。 (12)下咽津精玉液,做狸猫洗脸式、太妃梳头式各九次。慢睁双目,平视一会儿,神光内收,慢起慢行一会儿,功毕。
第十五节 按跷功 1、含义 按跷功属修养内功,旨在轻身虚意,内气弘化。 阴跷脉按《丹经》所说,任督二脉的总枢是在阴跷。医家认为阴跷脉是足少阴的别称。由足踝内侧然谷穴起,直上止于眼部睛明穴,非是一窍。紫阳真人张伯瑞认为阴跷是一窍穴,即今之会阴穴。紫阳真人在《八脉经》中说;“阴跷一脉,其名颇多,曰天根,曰死户,曰复命关,曰生死窍。上通泥丸,下透涌泉,倘能知此,使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开花,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宫都是春。”《性命圭旨》中将阴跷脉位置定于会阴穴,称为“虚危穴”。清刘敲跷的《道源精微歌》说:“虚危穴,即地户之禁门是也。上通天谷,下达涌泉,真阳初生之时,必由此穴经过,古曰关系最大。昔日吕祖教刘海赡曰:“水中起火,妙在虚危穴”。故海赡长坐阴跷,而转老还童矣。道经认为,人身精气聚散,水火发端,阴阳交会,子母分胎,均在此处,所以《黄庭经》有‘闭塞命门保玉都’之句,玉都即在此穴也。位在任督中间。” 阴跷之说可谓众。然无论怎样,可知其非常。奇经八脉之运行,丹道周天之最,关锭于阴跷一脉之运行,阴跷通畅,脉络皆通,其运行路功家之秘。 按阴跷路运气行功之法,称谓按跷功。 2、功法 (1)可采取坐卧二式行功,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乎放平分、端坐椅上,如能盘坐最好。两手拇指与中指相接,自然成圆弧,放置于两腿;卧时两手心朝下,两手臂自然成圆弧,仰卧,分腿。坐好或卧好了以后,全身就不要再动了,舌顶齿交,全身放松,双目微闭,精神内守。 (2)慢慢放松全身,感觉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巳放得很松,细纲感觉,抛去杂念,平静心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修练按跷功了,全身不再动了,不受外界干扰了。要尽量保持安静,且不可改变身体姿势,亦不可心神外弛,思虑它事。
(3)意守丹田,观想丹田,缓慢呼吸,使呼吸尽量匀长。 (4)观想头之正中,内气于上黄庭中旋转,左右各三十六圈,由头中出,至眼角之睛明穴,意想点按之,至有麻胀等气感。 (5)下至会阴穴,静守会阴穴,向左旋转三十六圈,极静观想,两肾,于会阴穴向右旋转三十六圈。 (6)顺腿内侧下至脚心涌泉穴,左右两脚内气同时向左右各旋转三十六圈。 (7)顺原路返回至会阴穴,静守会阴穴,向右旋转三十六圈,极静观想两肾,于会阴穴向左旋转三十六圈。 (8)上至两眼之睛明穴,意想点按之,至有麻胀等气感。 (9)由眼角之睛明穴入上黄庭,内气于脑中左右各旋转三十六圈。 (1D)往复循环九次。 (11)静守丹田,气沉丹田,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两手捂于小腹,下咽津精玉液引至丹田。 (12)呼吸自然,平静心神,做狸猫洗脸式、太妃梳头式各九次。慢睁双日,平视一会儿,神光内收,起立慢行一会儿。功毕。
第十六节 大周天功 1、含义 大周天功属静养内功,旨在结练大丹,真身(金身)得产,归于自然。 大周天功是相对于小周天功而言为大周天。小周天是指在练精化气的过程中,搬精补脑,以上黄庭作鼎,以丹田为炉,烧练精、气、神三宝,以督任之“顺成人,逆成仙,只在中间颠倒颠”之一循环,为一周天,故名为周天功。而大周天是在练气化神阶段进行的。内丹术认为,运用入定之力,使气和神结合,相抱相融,气于神外,神于气中,以中黄庭作鼎烧练,以丹田作炉封存,无有搬运之路,只以真意氤氲此鼎炉之间的虚境,修持只守此之间,不固定于一位、任其自然灵活、待守到昏睡全无,灵光昧,至入定坐忘。由有为到无为,气的本身由微动到不动而尽化,真意也从返照到无觉,使元神发育成长,从有形到无形。因相对于练精化气,搬精补脑而言,此是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故前者为小周天,此乃大周天。功成得入化境,可妙悟玄玄。所谓百二十四丹道周天大---!!##!!---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三年养育,十年成形,飞升出窍,此说也。只在次第功夫,只在勤修苦练也。 按此修习之法称为大周天功。 2、功法 (1)可采取坐式行功,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放平分,如能盘坐最好。两手拇指与中指相接,自然成圆弧,放置于两腿。坐好以后,全身就不要再动了,舌顶齿交,双目微闭,精神内守。 (2)慢慢放松全身,感觉身体的每一部位都已放松。细细感觉,抛去杂念,平静心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修练大周天功了,全身不再动了,不受外界干扰了。要尽量保持安静,且不可改变身体姿势,亦不可心神外池,思虑它事。 (3)默念“清华上帝,无量天尊,降气垂光紫云升腾”之口诀九遍,越慢越好。 当念“清华上帝”时,意念向上,整个人仿佛腾起,至很高的地方;当念“无量天尊”时,整个人仿佛分为两半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当念“降气垂光”时,气慢慢地收到玄关,再由玄关处慢慢下降,引至丹田,仿佛有光和气俱入丹田,正反各旋转三十六圈;当念“紫云升腾”时,从丹田处有一团紫色的光气向全身脏腑、骨路、经络上下左右漫延放射,最后复聚于丹田。 (5)慢慢将两手移至上腹部,两手相叠,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劳宫相对,两手大拇指相接,捂于上腹,静守静观。 (6)只以似有似无之真意寂照中黄庭和丹田之间,神气聚于此间。 (7)寂念、止观、入定、坐忘。 (8)至有为而无为,神气由动而不动,真意返观而无觉,归于自然。 (9)平静心神,恢复知觉,呼吸自然,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叩齿三十六次,下咽津精玉液引至丹田,神光合于丹田。 (10)神情气爽,耳聪目明,心志洁静。做狸猫洗脸式、太妃梳头式各九次。慢睁双目平视一会儿,神光回收,起立慢行一会儿,功毕。 切记,行此功必须绝对安静,入定而坐忘,心不外驰,心肾方能相交而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