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道门动态

道教中医养生武当山道教延年益寿

 

时间:2012-03-17
点击数:
来源:武当山道教养生网

    中医养生学是医学与人文相互促进与发展的典范。道教文化以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为最高目标,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十分深刻。研究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医养生思想的精髓,探究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医学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我们秉承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医学与文化的精粹,推动中医养生学不断向前发展。

   1 ,从“医道相通”透视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道教的教理教义都是围绕生命展开的,生命问题是道教思想的枢纽。道教与中医养生学目标一致,道教文化必然影响中医养生学的发展。 道教和中医养生的哲学基础都源于易学。《周易》所述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作为中国哲学理论的根基,既影响着道教,又影响着中医学。 易道相通。周易哲学的核心是“阴阳”。阴阳哲学从创立开始,就关注的是生命问题。道教把长生久视、羽化登仙作为修道的终极目标,使易与道发生联系成为可能。 医易同源。中医养生继承了《周易》的阴阳哲学思想。《内经》认为,人体只有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才能维持生命状态的协调平衡。这是中医养生思想的最原始模型,也是中医养生思想的最高纲领。 几千年来,道医道药直接影响着中医养生。

   2,“道法自然”与中医养生之“四气调神”道教认为,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达到颐养天年的最终目的。中医养生吸收了道教“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四气调神”的养生观点。

   3,“无为而治”与中医养生之“不妄作劳”道教的“无为而治”思想是指人的行为必须遵循自然进程和规律,才能达到“久视长生”,颐养天年。中医养生汲取“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不妄作劳”才可“尽终天年”的养生思想。

   4,“功行双全”与中医养生之“德全不危”“功行双全”是指道门在施行炼养方术的同时,还应广泛行善施仁积德。中医受道教以德养生思想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德全不危”的养生观,认为养德与养生密不可分,两者可以兼而得之。

   5,“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与中医养生之“治未病”道教认为不论是延年益寿,还是长生成仙,都必须十分注重平时的预防和调养。中医从道教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中悟出“治未病”的养生法则,并总结创造出针灸、按摩、药补等“治未病”的妙计良策。

   6,“祝由符咒”与中医养生之“意疗”道教祝由符咒除用以祈福禳灾外,主要用来为人治病。此法可使病人排除焦虑、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从而使气机调畅。这种方法是从现代医学来讲是一种心理疗法。中医养生的心理疗法(意疗)受道教祝由符咒的影响很大。《黄帝内经》及王冰在为《内经》作注时,都十分推崇祝由治病之术。

   7,“服食辟谷”与中医养生之“饮食有节”道教服食辟谷是道门内服丹药,或兼以服气的一种特殊的养生修炼之术,目的是为了延年益寿。中医养生之饮食有节与道教服食辟谷的养生方术与思想一脉相承。

   8,“服气导引”与中医养生之“和于术数”“服气”是一种以气息吐纳为主,辅以导引、按摩的养生技法;“导引,,是用意念以自力引动肢体运动,以使气血平和。中医十分强调“和于术数,,在养生保健中的的重要作用。在中医养生技法中,气功类方法是与道教服气导引之术最相似的。

   9,“虚而无形”、“守一存思”、“内丹修炼”与中医养生之“精神内守”恬淡清静、致虚无为是道教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即通过虚静养神以达到颐养天年的目的。中医养生沿用道教恬淡虚无的哲学思想,强调养生必须做到“精神内守”,强调内心虚静作为内因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道教“守一”、“存思”是进行意念调控的养生之术。“内丹修炼”是道教养生的最高成就,也是道教养生区别于医学保健和其他各家养生术的根本标志。“内丹”是指经过特定的修炼在人体内形成的精、气、神高度统一的状态或境界。“守一存思”、“内丹修炼”不仅对中医养生学的精神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现代身心医学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10,房中术与中医养生之“节欲保精”道教认为有节制地行房事,既可长寿,也可美容。中医历来十分重视房事养生,并以合房有道,节欲保精作为房事养生的基本原则。

   11,论武当山道教养生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武当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历代道门高徒在此修道行医,研习养生之术,使道教养生医学在这里世代相传,形成独具特色的武当道教医药及养生之术。 武当山道界丹道的修持习炼、武当内家功夫、服食辟谷术、武当道乐是武当山道教养生文化的特色。武当山道教建筑也蕴含着养生意境。武当山道教医药历史悠久,近年来得到挖掘与复兴。


Copyright www.wdsdjys.com 2008-2018 武当山道家养生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当山特区永乐路24号 电话:0719-5665388 传真:0719-5669398 ICP备00000000号-1